一年多的简书练习,语言运用能力、构思一篇短文的能力自认为有一些提高,但是写作主题一直如丝如缕的青烟飘忽不定,如水中浮萍随波漂流,感觉没有根。每次写作都是思考🤔我从哪里选材,生活中遇到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越写越觉得没意思。从家人身上选材,习惯性地盯着缺点不放,放大,越写越精神压抑。从学生关系选材吧,学生问题不想深入动脑筋思考,不是班主任思考也没用。思考课堂从课堂选材吧,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活力的。是园丁,花圃就是他的全部世界;是农民,田地就是他的全部世界;是植物学家,每一株植物就是他的全部;是教师,教室就是他耕耘的试验田。除去仅仅休息的一点时间外,全都倾注到了自己试验田的禾苗,耕耘者的喜怒哀乐都与它的一切息息相关,所以记录他们每一个人的变化是无比幸福。
一份试验田除了关注每一棵苗的长势、施肥、浇水以外,更要研究他们的生长规律,科学育苗。作为老师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要研究每一节课怎么上才高效。研读教材、教学方法、记录课堂得与失都是非常有趣的事情,是简书书写最佳内容。当据实记录课堂出现问题时,会促使我们阅读书籍,只有阅读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创造意想不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