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比较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被称为72贤。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作传(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使中国文化绵延至今,并影响到全世界。孔子经其终生的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于余年。孔子教导人们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逾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已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倡明”天人合一”之教,以善处人与自然的关系,他还阐述和弘扬了人不仅要“仁民”,也要“爱欲物”的道理。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和思想影响深远,他才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贤。
每周去国学会学习一天,能滋养我一周的心情。
主动改过自己不当的言行,主动悔过自己的抱怨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