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
是最淡泊的色彩。
它纯粹,高贵。
给人诚实和极致的美,
是世间的亮光。
素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的
云南就有一位银匠。
赵炜文 。
80后新生代手艺人。
生于银匠世家的他,
从小就接触手工银器。
茶余饭后,在院子里,
听爷爷讲述以前,
在街头巷尾敲打银器的故事,
是他最开心的时光。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从小骨子里就透露出,
对银饰的热爱。
大学毕业后便
毅然决然的,
投奔于手工银器制作。
作为新一代的手艺传承人,
创新是他必不可少的想法。
他说“把中式的传统元素
融入现代的首饰设计,
让古老的银器
锻造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将传统之美,
贴合现代人的审美和佩戴体验,
才能使更多国人在
追崇欧美、日韩潮流之余能尝试
中国韵味的首饰。
他以简练圆润的线条,
质朴顺遂的纹理,
勾勒出古典意韵与现代的火花!
锤起锤落,日复一日。
作为银匠,
不仅要有,能够长时间
打磨、雕刻的臂力,
更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一块银料到一只手镯,
需要数千锤锻打,数十次淬火。
整只手镯最核心的
工艺部分在于錾花。
银块锻打成型以后 ,
需在银条上设计图案。
根据设计图案粗錾轮廓,
然后用平錾攮出凹凸立体图形,
最后錾刻细花。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錾刻对细节的把握尤为重要,
即使是一步微小的点缀贯穿,
都必须心无旁骛。
小小的錾子下,
灵光闪现。
矫健的光影里,
仿佛一个生命在绽放。
一件作品,
经匠人的手反复摩挲,
注入最虔诚的灵魂。
作品《富贵牡丹》
牡丹作为群花之首,被赋予了高贵、尊宠、典雅的特性和历史厚重感。古代文人骚客们,又用锦布般华丽的文句,为牡丹注入了一种穿越时空的诗意。将盛开的牡丹与浮雕技法相结合,花瓣灵动、层次丰富,使首饰充满动与静的对比,显得婉约而灵秀,柔美中又显现出庄重而高贵的气质,呈现出一种特别的视觉扩张力。
芹
刚柔并济的力度,
一丝不苟的态度。
每一件作品,
都是心神力气的完美交汇。
作品《龙凤呈祥》
圆柱满雕设计,需要精妙的比例,既要突出整体图案的流动性,又要追求细节的精密细腻,需要深厚的功底。手镯上龙、凤各居一半,龙是升龙、张口旋身;凤是翔凤,展翅翘尾,周围祥云朵朵,一派祥和之气,精细的凤凰羽翅、龙纹鳞甲,生动勾勒出凤凰修长的身姿,又彰显巨龙雄浑灵活的体态。
纯手工银器制作成本高,
生产效率低,
外加地域限制。
很多优秀原创、工艺精湛的
手工银饰走不出去。
同时,机器批量生产的
标准化、高产量、低成本、
使得机制银饰占据了主流市场。
并且制作过程繁琐,
要用到百余种工具,
从学徒到出师需要10余年的时间,
如今的年轻人不太愿意做这项苦力。
使得很多传承的手艺人
也开始借助模具提高生产效率和收入…
传承之路的孤独谁能懂。
传承的路难免孤独和艰辛,但赵炜文从不后悔。
他说:“用温暖的双手去制作一件件银饰,或许在某个闲暇的午后,您看着这只镯子,想起了一段温暖的时光;或许很多年后,年迈的您从箱底翻出这只镯子交与孙女,也把自己的祝福交给她......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在世间留下印记,如此足矣!
”因爱而生,为爱造物,
既然选择做个银匠
多大困难都不会放弃!
记录生命中的
感动和美丽是我的信念!“
手工,
是对时间的尊重与敬畏。
专注于一艺,
从一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