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骨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末去南京新街口旁的G-TAKAYA书店,观看了这部纪录片,人之将尽—《骨未成灰》。导演名叫,欧阳杰。

昏暗的镜头,重庆方言。民营医院里,一个个床位,一个个老人。

“别管我了,让我死掉吧。”

“我现在就是盼望着他早日归西,然后我的床位可以往旁边移一点。”

“我偷东西就是为了让你来看我,让你带饭给我。”

“再这样下去,他没死我先疯了。”

……

这些未成灰的骨头,这些带着各种疾病在病床上挣扎的老人。

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对于医院,是病人,是收入。对于家庭,是父母,是爷爷奶奶,是累赘,是义务。对于这个社会,是过去的光辉,是核心价值观,是无法解决的麻烦。

我们似乎拿不出一个最优解。老人苦苦挣扎,家人愁苦无奈,医院得过且过。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爸爸,你原先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你多么会为别人着想,可是你现在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女儿求你了,能不能好好地待在医院里,不要乱跑。我也是个老人,我也六十多岁了,我现在也是一身的病,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还有小田,面对伤害过自己的老爸,面对这个已经肌肉萎缩,腿都伸不直的爹。姐姐和妹妹打电话不接,接了不来。他还是辞掉了工作,来照顾老爸。没有了收入,撑不起老爸的开销。小田成了最年轻的护工,又兼着保安。陪了老爸一年多,老爸挺过了几次难关。但是这一年多,让这个20出头的小伙子,失去了很多很多机会。

不知道怎么评价,不知道用什么标准。

用孝来讲的话,这里的故事几乎都是批判的对象。但是请你稍微自私一点点,站在这些被批判的人的立场上去看一眼,你不会那么轻易骂出口的。

我想起来最后一次去看望阿太的场景,她艰难地呼叫着,那是因为疼痛。一旁照顾阿太的姨婆给我们说,她现在已经神经衰弱。

不知道说什么好,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煎熬,程度不同,形式不同。

我设想自己的父母,若有一天,卧床不起,我该如何面对。我设想等我七老八十,若患了老年痴呆,傻乎乎地躺着床上,屎尿不知的时候。我又会期待着些什么。

想了很久,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

是的,沉默。

看完影片后,很多人沉默。回忆起遇到过的类似情况,人们也大都在沉默,我也在沉默。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些骨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