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到简书上翻看了一下齐帆齐老师的简书号,不经意间看到了她写的赵美萍老师的《我的苦难我的大学》。我眼前一亮,点进去看了看她的经历,然后毫不犹豫地来到微信读书,搜索了赵美萍老师的书《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一边流泪一边看的,不知不觉到了凌晨一点。想着第二天早上还得早起干活,就赶快关灯休息。但是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思考着赵美萍老师的童年,又回想着我的童年,眼泪止不住的流。我想让自己睡着,可我一点睡意都没有。夜很深了,我的鼻子因为流泪而堵塞着出不了气,又不敢发声,不住的吸气憋气,把眼泪往肚子咽,两只耳膜堵得我脑袋嗡嗡的。后来在我的思索与泪水中睡了过去。
我与赵美萍老师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与她相比,又差太远。
1.赵美萍老师说:因为她的名字里有个“萍”字,她的人生从此与漂泊有关。我在下面评论了,真巧,我与赵美萍老师名字一样,也有一个“萍”字,人生也不怎么周顺,一直在漂泊。
2.她的父亲在她小的时候有病住院,又因医生打错药致使父亲逝世。我想到了我的小时候,六岁时母亲就得病隔三差五住在医院里,最后在我12岁那年逝世。赵美萍老师看着她父亲去医院的背影,用手背抹着眼眶里奔腾而下的泪水,而我也回想到了,那时,养母去住院,哥哥在嚎啕大哭,我一声不吭。等他们坐上救护车车开走了,我才偷偷跑到厨房里,眼泪吧嗒吧嗒大颗大颗地往下掉,我怕别人看到,我不敢出声,我用厨房黑黑的抹布擦着我的眼泪,干干的抹布被湿了一片又一片,我红通通的眼睛还是被哥哥看到了,我倔强而又不好意思的说:眼睛进沙子了。
3.赵美华老师说:她的父亲住院后,她每天拉着妹妹从村头走到村尾的幼儿园去,500米长的小路漫延着遥遥无尽的屈辱和冷漠。一路上侧视的目光和躲闪的身影使她难过至极。我想到了那时候,因为养母得病,村里传言,母亲得的是传染病,让同村的小朋友都不要跟我玩。但要好的小伙伴们,还是不是怎么顾忌的同我玩。只是我到她们家去,她们家人的眼睛里对我的轻蔑和讨厌,让我自卑着。小伙伴偶尔会说:你妈有病,我爷爷不让我跟你玩。她们用同情且悲惨的表情看着我。犹记得最清晰的那个黄昏,我去侄女家玩,她们家要吃饭了,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饭,我在旁边自卑而又无助地看着,(我家里没有人我不敢回去)没有人叫我,我懦弱地躲在她家的三轮车底下,内心挣扎着,自卑着,委屈着。我不停地用手指在水泥地上画圈,一遍又一遍,我的眼泪掉着。我不敢跑到她们的饭桌上,我不敢跟他们说话,我也像不见天日的老鼠一样急惶惶,胆怯怯的生活着。
4.赵美萍老师说她被医生检查,抽血,周围的眼神是紧张的、怀疑的、畏惧的。她和3岁的妹妹展览似的呆立当地,无助地、茫然地、惊恐地任人摆布。我想起了那时候我跟哥哥去医院检查,抽血,我们也是茫然的,害怕的,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是否和母亲一样得的是那个要命的病。别人也都躲着我们,不与我们来往。
5.赵美萍老师说,她小学时更深的一次屈辱记忆是被人逼债。债务是一分钱。同样我也想起,那个炎热的夏季,我们一班同学去中学部玩,太阳炙热地烤着大地,我还穿着毛衣,有个同学在家里拿了几十块钱,在那时候几十块钱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就是巨额。同学们纷纷借她钱,一人借五毛钱,买一个雪糕吃。我知道我家的境况,我不敢借我也不敢吃雪糕,我也从来没吃过雪糕,我很吃,但我不能借钱吃雪糕。同学们纷纷劝我,吃一个吧,这么热的天,大家都吃你不吃,才5毛钱呢。我头上冒着汗,我不停地拒绝,我摇着头决绝说,我不吃。我想到生病的母亲,我想到入不敷出的家庭。但最后还是没有抵挡住同学们的劝说,我不好意思再拒绝摇头了,借了钱买了一根,那雪糕真的好好吃啊,又甜又凉,凉到了我的心里。我再也没有吃过比这更好吃的东西了。后来,在学校里,班主任把我们这一班子借钱吃雪糕的孩子叫了过来说,###的家长今天来学校了,说###在家里偷了几十块钱,###也承认了,让大家把吃雪糕的钱还给她。其他同学都一一给还了。就我一个还没还,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没有钱,家里人也不会给我钱,我踌躇着,我回到家怯怯地对母亲说,“妈,给我一毛钱,我想吃冰棍,天太热了,其他同学都有。”我不敢给她讲我借了别人5毛钱吃了雪糕,那5毛钱对于我来说,对于我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我只敢要1毛钱。后来凑够那5毛钱的具体情况我忘记了,只知道是一毛一毛的凑起来的,还给了那个同学。其实那5毛钱对于别家来说,都是小毛毛钱,但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所以我家里的贫困让我从小自卑着。
6.赵美萍老师说她最喜欢吃鸡蛋面,在医院里父亲不忘给她煮鸡蛋面吃,去打针还不忘吩咐让同室的病友给她煮碗鸡蛋面吃。我想到了,我的那些年,母亲每次生病住院我才有鸡蛋吃,因为有好多亲戚来看望生病的母亲,都送来几个鸡蛋当做慰问。那时候只有母亲生病每天才有吃不完的鸡蛋,我会把鸡蛋打成碎花淋到熬好的稀面糊里面,(我们那边叫鸡蛋馍糊)有时放两个,有时放三个,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要吃。真的那叫香喷喷的,又糊又有鸡蛋的清香味的鸡蛋馍糊太好喝了,我每次喝两碗。现在想起来那些鸡蛋都是用母亲的痛苦和父亲的血汗水换来的,怎么能吃得那么香呢?
7.赵美萍父亲去世时,她写到:她无法像母亲和美英那样大放悲声,她的哀伤在心里,像一颗埋得深深的种子,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生根发芽。我想到了我的母亲去世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嚎啕大哭,至于是否真的伤心我不得而知,我没有哭,我就跪在母亲的灵堂前,默默不语,我低头看着人来人往不停吊丧的人,哭嚎几声就跟其他人去讲话了。我不哭,我没有眼泪。二爸凶我:“你妈都死了,还不哭,像个撒样子,以后咱都不要着实(理会)她”。我还是哭不出来。我的哀伤在后来所有人都走了后,如倾泻的瀑布喷了出去,再也忍不住了。以后的日子里都是与泪水和孤独相伴,我时常想,就是因为我没在母亲的灵堂上哭,才导致我后来流不完的泪水。
8.那个深夜很宁静,母亲也没有犯病,她搂着美华睡在我的脚头,我依然睡在父亲这头。夜里,我在迷迷糊糊中想翻个身,但两条腿却无法动弹,像被压了一块巨石般沉重。我努力睁开眼睛,影影绰绰看到母亲的床头坐着一个人,我仔细辨认——呵,这不是父亲吗?这是赵美萍老师书上的一部分话。
我联想到了自己:那是一个晨曦的早上,我一个人躺在家里的炕上,我的身体被人重重地压着,我想挥手,我的双手动不了,我的脑袋旁边有一个人头与我的头脸对脸挨着,她好像是母亲,她死死地盯着我,我惊恐,我想喊喊不出来,我全身不得动,我的脑袋清醒着,但我睁不开眼睛。我用意念呼唤我醒来,一次又一次(每次做梦,做恐怖的梦,我都会在梦里告诉自己:这是梦,不要怕,你赶紧醒来,醒来就没事了,一切都是假的)。终于睁开了眼,我的旁边什么也没有,我的旁边床单上平整无痕没有人躺过,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房子里,一片白晃晃的,空洞洞的。寂寞与恐惧袭击着我的浑身,我惶恐地跑了出去,一个人蹲在院子里恍惚了半天才缓了过来。那只是一场梦魇,其余什么也没有。这样恐惧的时刻时时发生。我一个人在老房子里恐惧而孤独的活着。
9.表姐曾拉我去送母亲和妹妹,我使劲地抓住门框,不愿意出门,我满眼泪水,无声地呜咽着,就是不愿意出门为她们送行。
我记得那时候母亲去世后,父亲出远门打工。我每天一个人生活着。每周末哥哥会从高中部放假回来,那两天是我不孤独的时光,周末两天过完,周日的下午哥哥要骑自行车去另一个镇上学,我不想让他去,我想让他陪着我,我想让他不要留我一个人守着老房子,我害怕。每个周日下午的黄昏。我看着哥哥骑着自行车远去的背景,我的泪不住的往下流,我呜咽着,我悲伤着,我在心里大声地喊着:哥哥,你不要走,不要留我一个人,家人都走了,我一个人怎么办?我害怕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求求你,不要走,不要走!我躲在门的后面不停地喊,偷偷地望着他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的身影,直至转弯消失,我才大声哭起来。我看着那昏暗的天空,如同我的心一样昏暗无光。
……
还有好多好多类似的经历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之前的文章有写过。
赵美萍老师的这本《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了一部分还没读完,看到她遇到人生的苦难,也感同身受地想到了那些与她类似的过去。看到她的经历,再回头看看我自己的,我觉得我比她幸运多了。至少我的年代比她的年代要好很多,我的家庭没有她的家庭那么复杂,也没有家暴,没有一次次出逃之类的。虽然我是在孤独与恐惧中长大的,但我还是幸运的。
写这些并不是痛苦呻吟,也不是求同情,也不是做比较。而是那些苦难我是理解她的,因为经历过,所以感同身受。但也正是因为那些苦难才让我们不断成长。虽然一次一次的撕开裂痕,虽然有疤,但它终究不疼了。
10.赵美萍老师语录:人必须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精神的。如果现实世界令我们痛苦,那么我们就要从精神世界获取安慰,这种安慰来自我们的内心。我们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东西,不要沉溺于苦难无法自拔,怨天尤人,要学会拯救自己,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
赵美萍老师说得这句话真的特别深刻,我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来的。在来到书籍的世界里,我释怀了,我的精神饱满了,我不再痛苦了,我对未来充满希望,我在努力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自从加入简书,更丰富了我的生活,我把所有空闲的时间都留给了书籍与简书写作。我从开始的忧郁文字变得强大,变得坚韧,变得有梦想。感谢这些书籍与文字,感谢这些正能量的人们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们从现实世界获取不到的,我们可以从精神世界去获取。精神世界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与赵美华老师相比,真的太微不足道了。我需要向她学习,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向所有厉害的人学习!勇葆不断学习的精神,让自己内心越来越强大,努力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过得生活。感谢偶然间遇到赵美萍老师,感谢她的经历与精神激励着我。感谢余秀华老师,感谢你们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