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综合陈述
感悟:综合性陈述不是在明确地告知某一事实或观点,而是在启发和暗示些什么。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对话,但是往往我们想要完美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文章中“综合陈述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比如在工作中,如果遇到同事的工作存在问题,想提醒对方改正问题,我要稍安勿躁,应用综合陈述法模型,会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第一步:陈述实事,比如我发现某个人工作存在什么问题,我要理性客观、不带个人评价,尽可能详细的指出问题。
第二步:说出想法,让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这个工作思路不转变,很可能会导致哪些方面的错误,也会影响整组的工作进度,同时,会给领导留下工作不认真的印象。
第三步: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自己的工作思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这样会更加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利于一起研究解决方案。
总之面对关键对话,我们不应该是直接爆发,而应按照综合陈述法来一一对应,我们要给对方分享实事经过,告诉对方问题点,而不是直接表达感情,并且仅仅是表达感情,应该让对方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要让对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我们共同的观点库,相互理解,一起讨论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二:学会鼓励
感悟:在面对关键对话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沉默”,因为在对话中,对方没有一种安全感去分享自己对事实的观察以及由此形成的想法,尤其在我们的观点不同的时候,对方更加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我们也就无法检验自己的观点是否准确了。这样就成了一家之言。
很多时候的交谈,双方都会有所保留,在察觉到交谈氛围不安全时,就会开启自己的保护罩,这样就不利于双方交换观点,建立共享观点库,更不方便于交谈的进行,而问题也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去打破这种沉默呢?
首先就要在交谈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尽量不要出现过大的交谈错误,及时弥补缺漏,给对方一种安全的氛围。其次在交谈过程中,要不卑不亢,不夸大其词,不虚张声势,用最真诚的态度来坦诚的对待别人。最后,在这些都做到位的时候,要给予对方鼓励,让他们真正的从内心认可你,觉得你是值得相信的人,而渐渐跨越那道坎, 向你吐露内心的真实想法。
关键词三:学会倾听
感悟: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互相沟通的过程,而沟通是双向的,我们在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想法时,同样也要倾听他人的表述。
倾听体现了对别人的尊重。不能倾听就不能交谈。在沟通的过程中,耐心的听别人表述自己的想法,不去打断不去插嘴,可以给对方满足感,同时激发对方的表达欲望。而我们也能在倾听中找到交流的乐趣,了解到我们感兴趣的东西,发掘到对方的真实需求,方便我们对症下药。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的做好一个倾听者呢?
首先,我们要关注人,而不是关注问题,给予对方尊重和支持。其次,在对方提出问题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询问,表达出我们对这个问题足够的兴趣,并给予对方高度的理解和鼓励。最后,在双方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不要简单地否定对方的观点,而应当把双方的观点对比分析,建立共享观点库,相互分享,找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