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预期和理性
最近受疫情的影响,经济、企业经营者和个人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而我们国家基本控制住了疫情,所以目前来看对经济、企业经营者和个人来说收到人的预期和理性的影响的比重很大。
在一些商业周期理论中,周期在经济中形成一个循环,循环是经济人通过预期和理性,把经济的一端与另一端连接起来。比如说类似目前的危机,许多人在网上说“现金为王”,也就是通货紧缩,货币将会比变得值钱,而货物将会相应的贬值,然后周期理论中经济人的理性就会需要人们把货币花出来,把货物消耗掉,于是回到一种均衡的状态。这是一种非常概括的说法,通过紧缩了人们总会在合适的时机把货币换成货物。当然我们可以想象循环的另外一端,经济人会在合适的时机选择生产货物换取货币,因为通货膨胀有利于生产者,便宜购入的固定资料和生产资料,再加上增长滞后的工资、通货膨胀中上涨的物价,都能让生产者赚到更多的货币。
但是这个理论带给我非常多的疑惑,一个是合适时机的判断对于经济人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或者说就算有经济人判断准确,他肯定在潮流中挣扎,无法及时回头。另一方面,经济人自利的“锚”,在通货紧缩中是锚定在货物上,他们觉得更多的货物是更好的;而在通货膨胀中是锚定在货币上的,他们觉得更多的货币是更好的,他们是在什么情况或者理由之下才能发生这种转换,其实跟第一个问题是差不多的,这个问题更加具体,第一个时机还包含其他客观的问题,比如说对宏观环境、微观企业的情况的考虑,这个问题主要是主观的问题。
另外一个理论是理性预期理论,这个从周期的另一端讲起,这两个理论就是给人这种感觉,一个从通货通缩的角度更好讲,一个从通货膨胀的角度更好讲,但是我觉得矛盾是不矛盾的,两个理论可以较好的整合起来,这后面我也会做。这个理论从通货膨胀的方面讲,就是人们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就拼命的先把钱花了,把商品换到手,这时候货物不断的减少,如果货物本身是过剩的可能就刚刚好达到平衡了,如果货物本身是不足的,直接就恶性通货膨胀了。这个理论中我们看到自利的“锚”在通货膨胀中是锚定在货物身上的,觉得货物是更好的东西,这与上面是矛盾的,而在现实中不管是货物是不是充足,人们好像就是这样子的,书上都这么说美国人民都喜欢提前消费,因为通货膨胀对债务人有利。
周期理论:通缩购物,通胀生产,通胀对生产者有利
理性预期理论:通缩节省,通胀购物,通胀对消费者(债务人)有利
如果简单用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分法,这两个理论就明显的存在矛盾,但是两个理论看起来都有那么些道理。之前看哲学(辩证、阴阳)、看经济(消费、投资、储蓄)、看小说(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都是这个印象,没有简简单单能够两分的东西,就像一个人可以有两个矛盾的念头一样,上面两个理论里的经济人也一样,我觉得这两种行为都是经济人,第一,经济人可能是有结构的(这个我们不去研究了,暂时没有什么想法);第二,经济人的行为之间的差别是时间的差别,这两个行为是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的,而且之前也有提到合适时间的问题,所以有合适的时间,就有等待这个时间到来的阶段,这个合适的时间将经济人的预期和理性分成了两个阶段。
02
危机的分析
这次的危机是疫情导致了生产企业和服务行业的摇摆,整个事情是从人们是有钱花不出去开始的,其实起头根本不是通货紧缩,仅仅是从类似于通货紧缩的减少消费和减少投资开始的,而同时生产企业又因为疫情导致生产商品的减少,这让人更担心的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现金为王的考虑,主要是从企业的危机引爆债务危机以及员工的失业出发的。但是这次的危机不是手里持着货币就能安然度过的,如果处理不佳,现金为王的时间会非常的短暂,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倒闭和严重的通胀。
这次通货紧缩的迷惑性和不同之处应该是人们没有太多等待的时间,受影响的大量商品和企业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过往的通货紧缩面临危机需要货币造成通货紧缩的是一些扩张过度的、距离消费者比较远的企业。而这次不是在供给过剩引起的消费和投资的减少,会更快的达到超出合适时机的情况,因为清算不是就能从过度扩张和距离消费者较远的处开始的,很多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企业也直接受到大面积的杀伤,如果是金融危机、房地产泡沫,首先是从杀伤金融或者房产以及投机者开始的,对于很多人的日常影响会来得慢一些,准备和应对的时间长一些、伤害小一些。而如果直接大面积的正常满足需求的企业受到伤害,现金为王明显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了。以往的危机通货紧缩是从受到危机影响的企业需要大量资金引起的,《美国大萧条》中就说萧条对价格的影响主要显现在资本品,也就是离消费者比较远的商品上,而消费品的价格是比较稳定的,留着钱你可以捡便宜,也可以预防失业的时候没饭吃。这次如果像外国一样没有控制住疫情,为了预防你失业了是要留点钱,或者你要留着钱去买便宜的资本是现金为王,但是以后你想在外面吃点饭之类的可能就涨价了,疫情明显的影响到了距离消费者更近的一些商品,越等待,倒闭的企业越多,未来生活成本上升的可能性就越高,这么看起来现金为王从未来看明显是错误的。
所以消费者的预期和理性应该更快的跳过等待商品通缩阶段,保住更多的企业才是实在的,我觉得利己的“锚”应该更多的锚定在货物上,特别是不稳定的时候,像国外疫情特别严重的话,拿着钱,也是换不到货物的,连厕纸都涨价。
03
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
今天也在思考如果企业是利益所在的话为什么,以企业的重要性,股市应该在这种时候应该是要发挥的作用的,应该有更多的资金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特别是像现在这种难关,他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导致的,(但还是要防范道德风险)。现在人们对于企业未来的悲观预期也明显的显现在了股价当中,也就是说对于股民来说在预期面前长期的利益被短期的成本所遮盖了,股民选择卖掉股票,甚至可能也会有经营者或者是经营企业的代理人、管理人员选择卖掉股票,而这跟股份制的目的,通过让企业经营者自负盈亏能够尽力的把企业经营好,通过股份的形成一种激励机制失效了,也就是在个人理性之下,会放弃股份,放弃激励,从而会无意间影响自己的长期利益和社会的长期利益。只在情势好的时候股份形成了激励机制,在遭遇危机的时候基本上的人都是可以选择逃跑的,也就是正面的时候有激励能力,在危机之中激励就失效了。虽说金融市场上有投机的人,但是投机的人最多是稳定住股价,而且就算稳定住股价,后期消费没有及时跟上的话,股价还是会往下走,就像巴菲特抄底航空公司一样。
在这里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在危机中也能起到激励个人理性选择对长期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方法,也就是一种制度设计,一种设计出的社会理性。在股份的设计中,能够让企业家的自负盈亏,起到加强竞争,产生好的外部性,有没有办法能让危机中的个人不管是在资本市场中还是在消费中能够形成好的外部性。曾看到厉以宁先生谈到关于动机的内容,说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成本和受益不是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一个人的动机就会出现问题。书中举了一个为公司开车的货车司机的例子,他开车很猛,为了准时下班,也就是成本车辆的快速损耗是公司的,而受益早点下班是属于自己的。也就是如果把个人的成本和受益对应起来,比如说车是货车司机自己的,就能让他自觉的考虑到车子的长期利益。
其实期货是点这个意思的,但是期货没有发挥好效果,大家都想到了,石油是与自己交易的成本、收益以及额外收益都有关的,所以石油的支撑是有的,但是设计主要考虑的应该是套期保值,而且石油目前可以一直产,所以效果有限。
对其他的企业商品,人们不能把当前的成本和额外的收益对应起来,额外的收益自己可能有份、可能没有份。
暂时没有什么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