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瓜放学回来,兴高采烈地跟我说:“老妈,你看,今天我帮同学讲题,他给了我四块钱。”说着,摊开手掌,里面有四枚硬币。
“同学为什么要给你钱呀?”我问他。
“他本来说要给我一袋辣条的,后来没时间买,就给我钱,让我自己去买。”
“这样啊......那如果下次你帮助同学,还要钱吗?”我问南瓜。
“嗯......不应该要。”南瓜说。
“嗯,妈妈建议你明天把这四块钱还给同学,我们帮助别人不收报酬。但是妈妈可以奖励你一包辣条,因为你帮助了同学。”
这就是昨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我想以这件小事作为引子,谈谈我在金钱方面的教育观。
“节制”的教育
在钱的方面,我和老廖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比较谨慎。
每年过年长辈给的压岁钱,我们会存在南瓜的专用账户里,跟他说成年以后可以动用。
南瓜经常愤愤不平:“别的小朋友都可以随便花自己的压岁钱,为什么我不可以?”
“嗯,这是我们家的‘规定’。”每当这时,我们都微微一笑,这样回答他。
这背后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太小还不会花钱,而是因为生活基本条件已经满足,没有必要再花额外的钱。
这个口子一旦放开,就会有了很多“想要”的东西,比如奥特曼卡片、各种零食、手机、游戏机.......这可是没有尽头的。
大人不也是这样吗?有了车想要房子,有了房子想要更大的房子,手机不停地换,ipad总是要最新款。“想要”的东西无穷无尽。
所以虽然南瓜同学经常小小地表示一下不满,我和老廖始终稳如泰山,不行就是不行。
在物质满足方面,我们也是一样的原则:不随意满足孩子对物质的渴望。
小时候逛超市,南瓜看到了好玩的玩具说:“我好想要这个玩具啊。”
我们会说:“这个玩具看起来真好玩呢,可以在你下次儿童节或者生日的时候买。”
南瓜从小到大,当他想要某样玩具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得到即时满足。但我们会默默记在心里,在节日的时候买来给他当作礼物。
所以南瓜从小就知道,钱不是想花就花的,而是要有节制的。
虽说如此,但偶尔也会稍微不平衡一下。有一天坐地铁,小子噘着嘴跟我说:“我的朋友经常出去住宾馆,咱们好久没住过宾馆了。”
我和他说:“爸爸妈妈小的时候,家里没什么钱,那时候只要是能上山玩一玩,就很开心了。但虽然是这样,我们还是很开心,因为家里是很温暖的。
咱们现在也是一样。我们家不是有钱人,负担不起经常出去住宾馆。但是咱们家还是很开心啊,因为大家彼此都相爱。”
最近七八年,我们没有出国旅游,国内也没去过太远的地方,主要是江浙沪周边散心。但每次出去,一家人其乐融融,南瓜也还是很开心。
我们家的消费,除了书可以随便买,其他东西都是有节制的。孩子的衣服能捡旧的就捡旧的,我和老廖最近几年基本也不买新衣服,旧衣服穿着也很舒服。吃的方面,除了朋友聚餐,很少到外面吃,家里老人做的饭菜既便宜又可口,很是满足。
在这样的氛围下,南瓜也学会了节制。和老人出去,从不随便要买吃的。我们给他的零花钱,也是很节省地花费。
有些公众号文章说要富养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富足,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渴望,只会助长人的欲望,当欲望越来越多的时候,孩子很难回归到内心,从内在获得满足感。物质的富足不等于精神的富足。
赚钱的“秘密”
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因为我自己在钱的方面走过弯路。
创业那几年特别想要赚钱,总是做梦自己成了年薪几百万的女富豪。因为对金钱的欲望实在是太强烈了,所以整天玩命地工作,健康没了,家庭也差点散架。
最讽刺的是,那几年流行关于金钱的身心灵课程,我还买了一个课,说是如果你想要一辆红色跑车,你就要发自内心地渴望那辆跑车,每天在脑子里想象跑车的样子。同样地,如果你想要钱,你就要打心眼里爱钱,这样你和钱的关系才能好。现在看看,简直就是江湖骗子。
结果我什么都做了,钱还是没来,反倒是把自己折腾得像个精神病。
后来,我才慢慢明白,金钱的本质是人和他人的价值交换。简单说,就是我为他人做了有价值的事,那么我可以相应地享受到别人为我提供的价值,钱是中间交换的媒介。
这样来看,怎么赚更多的钱?就是我为别人提供更多的价值。
所以重点不在于钱的本身,而在于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我做的事情是不是真正对社会有益。当满足了这个条件,钱会作为过程的副产品而来。
从这条线再往深里捋,我怎么为别人提供好的价值?是不是我得先把自己搞好?自己的品德、能力、技术、眼界,是不是都得跟上来,才能做出有价值的事?
两个字概括,就是“修身”。
放眼看看知名的企业家,任正非、曹德旺、稻盛和夫,哪位不是修身修得好的?把自己修好了,就有足够的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钱自然也就跟着来了。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不是说现在学习是为了以后赚大钱,而是现在学习会让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你对别人有价值了,还怕没钱吗?还是要落到“修身”上来。
中国人的金钱观
最近几年,西方对“金钱”的讨论比较多。积极心理学领域有一个调研成果:对于收入低于某条线的人,金钱可以大程度提高幸福感。但对于超过这条线的人,金钱的增加对于幸福感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但我总是禁不住想,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中国人自古以来到底是怎么看待金钱的?
我在钱穆先生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低水准’的必需经济,对人生是有其积极价值的;可是不必需的‘超水准’经济,却对人生并无积极价值。不仅如此,甚至可成为无作用,无价值,更甚可产生一些反作用与反价值。
此种经济,只提高了人的欲望,但并不是提高了人生。照人生理想言,经济无限向上,并不是人生的无限向上。
中国是一个大陆农国,物资供应,大体上可以自给自足。中国古人,似乎很早就觉悟到低水准经济的积极价值方面......于是中国历史很早就轻松地走上了一条“人文主义”的大道。
中国历史上各项经济政策,也都根据于全体人群的生活意义与真实需要而来做决定。
农业经济,最为人生所必需。其他工商业,则颇易于超出此必需的水准之外,而趋向于一种不必需的无限度的发展。
如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生似乎转成追随在经济之后。经济转为主,而人生转为副。这是本末倒置了。”
这么一看,就对了。孔子说“安贫乐道”,就算我穷,我也能每天美滋滋的,乐在道中。这个“道”是啥?就是精神的圣洁和高远。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内在精神的修为,早就明白了人与金钱的关系——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是不会随便跟着钱跑的。
这样分析下来,是不是教育孩子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修身”为主,“节制”为辅。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好吃的冰激凌、炫酷的手机、豪华的宾馆上牵引回来,回到自身的修养上,多看书,多运动,多助人,让孩子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