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杂生

还是人文课。

不再像之前那么狂热,开始有了一丢丢的辩证和稳定。

不同于第一次上课时的被套路吸引,这次听课我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的剔除了形式关注内容。

是一种进步吧?


最近听了很多的经典名著的解读、老路的商学课、还有我自己看的一些文章,有一个心得。

坚持,再渺茫的情况下,坚持住了,会成功。但这个时间会很长、很长,而且没人知道具体会多长,如何耐得住寂寞、走向成功,真的太难了。

可也是人生修炼的意义,不是么?

无数的黑暗、冷眼、不成功,挺过来,就都不是事儿了。但是想要做到超脱,是需要大量大量的知识、经验,一点点堆积起来的。


关于感性、理性、智性。

我今天,也不是就今天一天吧,这段时间,慢慢感觉到,确实还是智性最重要。

低层次的,了解各种科学知识、知道自然和社会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提升认知,确实是必须的,也是我现在在不断努力做的事情;

但人不能如同蚂蚁一样的(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仅作为类比)只在自己的维度里安然自在,而一旦被人用绳子吊起来来到三维世界就不知所措。人不是也一样么?我们现在只关注与地球上的,特别是人和人之间的事情,是否太过于眼光狭隘?

刚才看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不让转载就直接截图了(这个作者我很喜欢~)。问题是“假如存在外星文明,为什么一直不发动宇宙战争?”



这个话题也和前几天的科学家们收到了貌似外星高级生命体的信号的消息很契合。

不过我想说的是,就像坐着在文中提到的观点,拥有知识,才能在很多废话一样的问题上不让自己像个傻子、能够较为清醒的看待世界和自己。

也才会在像泰勒斯一样,在被人嘲笑“连地上都没搞明白,还看什么天上”时,也能够有一颗不急躁、安于内心、执着于自己的心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