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的估值是由未来的增长率决定,而不是由现在的收入绝对值决定。增长对企业十分重要,但困扰无数企业的“增长魔咒”是:保持持续增长。
2.驱动增长的引擎是:a.红利,包括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全球化、互联网等; b.管理,随着管理学体系的完备和成熟,管理能够为企业增长提供的想象空间已经接近上限; c. 创新,创新不是在同一条曲线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为另一条曲线的新组合。
3.沿着第1条曲线的增长称为连续性创新,表现为线性增长;从一个经济结构向另外一个经济结构的转换称为非连续性创新,即第二曲线创新,这种创新能带来指数级增长。
4.所有品类技术提升、产品创新以及公司产业发展随着时间推移,最后的形态都是s曲线。突破了“破局点”后上升幅度增强,而到达“极限点”后曲线便走向下坡。
5.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符合s曲线,包括个人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逃不过s曲线的宿命。
6.任何一条正常的s曲线都会划过抛物线的顶点,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
7.世间万物的发展都符合“熵增定律”,即盛极而衰。导致大企业死因是,到达极限点以及由此导致的非连续性断层期。即环境变化了,大企业还坚守原有的核心能力,反而不利于跨越非连续性。e.g. Nokia2007手机市值到达极限点随后断崖式下跌,把已出现苗头的智能手机业务扼杀在了摇篮里,失去了第2次曲线创新的机会。
8.识别极限点的方法是:对企业至关重要的某个单一要素10倍速变坏。
9.以单一要素如技术、市场、组织和产品等为代表的“隐曲线”会先于以财务指标为代表的“显曲线”到达极限点。所以企业管理者看财务指标不要看绝对值,要看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放缓时可能预示极限点到来。
10.企业的宿命:无论企业的规模有多大,其寿命都有上限;企业规模越大,增长速度越慢。
11.有时缺乏创新,并不是企业管理不到位,恰恰相反,是“良好管理”的结果,它限制企业向第二曲线转换,反而导致企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