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丈夫来到屯昌县城开店创业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多了,回想当初,刚到这时,除了是人生地不熟之外,更多的感觉就是心里上的一个落差感……
从小在海口读书长大的自己,早已经习惯了那里的一切,洁净的街道,每日川流不息的人群,车群,大马路,还有去哪都方便的公交,周末可以约闺蜜逛上一整天的解放西,饿了,随随便便走到哪都会有好吃好喝的小店,想放松减压一下还可以去省图书馆里边吹着空调边在书海里自由的徜徉……但,从下车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海口的这一切完完全全和我不再有任何关系……
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这是我小时候呆在老家的感觉,一整条大街上一眼望去,基本上全都是中老年人……有拄着拐杖但精神看起来很硬朗的老人,有左边带着一个娃,怀里还抱着一个娃在街上闲逛的肤色比较黝黑的妇女,还有男人骑着一辆载着一家五口摩托车边打着喇叭边小心的在不宽敞的路上行驶着,遇到前路被一辆拉着西瓜卖的小货车和围观的群众挡住了去路,男人和女人把脚撑在有地表裂痕的水泥地上,边打喇叭边向人群喊着“让一让”……人群一点点散开,才挤了过去。
走去租铺的路上,一眼望过去,街上基本都是中老年人,只有几个零散染着黄头发的青年男子,骑着4辆引擎噪声很大的摩托车飞撞而过,好像整条路是他们家造的一样!
从车站走到县中心的铺面有15分钟左右,铺面不算大,但好几米长,很简单普通的白色花纹吊顶,那是上个租户留下的,因为刚开始,资金不算很多,便想着做着试试,再考虑装修。简单的挂好所有配件,摆好桌椅,门牌挂着手机维修,总之真的就是一切从简了……
开了几天的门,算了一下,刚好够饭钱,连每天的租金都赚不到,是该想想办法了,要不真一时半会也不可能放弃。我们两商量着先接同行的手机帮他们修,因为当时这边买机器来压屏的门店师傅没几个,很多师傅的对直板智能的维修机技术也只是半桶水,都在摸索中。我们从网上去打印了一大盒名片,然后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去县里的每个门店里发名片,不管店大小,只要有人在里面的都接到了我们店的邀约名片,想想当时脸皮真的也挺厚,可能也就是因为人生地不熟吧,心想反正也每个人认识我,我脸皮厚点也不会有谁看我笑话。就抱着这个心态,成功的把名片亲手交到所有维修师傅的手中,回店途中我还挺窃喜,好像人生中完成了一个大任务一样,现在就等着电话多点来“骚扰”我们了。
老人家就常说,年轻人就得多经历磨砺,才会有更多的耐心。名片已经发放完了,每天8点半准时开门,然后望眼欲穿的等待着顾客或者同行进店,哪怕不是买东西,进来转转问问一下都可以啊……守了三天过去了,每天依旧只卖几十块的配件,连个拿手机来修的客人都没有。有点沮丧,但我们互相安慰,年中开店相对都是冷清一点,不止我们店,逛了一圈很多店里都是零散客人,店员们都聚在一起玩手机和聊天。
熬过了4天,第五天的下午4点多,终于有一个顾客进门维修手机了,我至今印象深刻,皮肤黝黑,看起来40岁左右的大哥,拿出一个屏幕碎掉的小米4,讲好了价钱,终于可以打开我们的维修机器了。不过开门第一单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由于手机摔过好几次,主板的小电源早已经松了,其中一小点电源脱落了。拆下来的时候没注意到,等装上去时,发现不显示了!那时已经是傍晚5点了,顾客一直催着,很客人解释了,他也不懂,非得说是我们把他手机修坏了!我们得重新去帮他焊接,好不容易都接好了,时间也过去了,5点40分,客人说是从县城周边过来的,现在已经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了!他在县城有没有家人朋友,由于是第一个顾客,虽然中间出了岔子,但是我们还是想给客人留一个好点的印象,于是我老公跟他的朋友借了辆摩托车,把客人直接载回去了,来回总共花了一个小时18分,我一直看着手机数着时间,当时刚下过点雨,天色还是很暗的,第一单就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边望着店外边祈祷着老天千万不要再下雨了,他们连件雨衣都没有啊……还有得安全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过了一个小时,我忍不住拨去了老公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传来客服的声音,“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等待的过程总是忐忑不安的,心想应该是手机没电了的。肯定是这样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了……我站在店门外来回望着,终于看到了熟悉的背影……“路上有下了细雨,衣服有点湿了”。“回来了就好了,我都担心得快报警了!”我卸下了担忧,轻松的开着玩笑说到,老公听了,不语,跟着我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