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爱情:又称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
01
电影《一天(One Day)》 里男女主人公的感(qi)人(pa)爱情故事就是柏拉图式爱情的典型代表。
1988年,安妮·海瑟薇饰演的艾玛,和吉姆·斯特吉斯饰演的德斯特在毕业晚会上一见钟情,但一夜缠绵的计划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实现。
可是他们约定成为好朋友,并在之后每年的“今天”见面。
故事很美好,就像董永和七仙女的鹊桥相会一样;画面很和谐,特写和远景来回切换,盘点了10多年来主人公们的人生起伏,包括感情、理想还有生活。
不知是不是英美人生性更加浪漫,这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会被吐槽得无脸见人的故事,竟然被拍得十分美,以至于好多人都热衷于歌颂他们爱情的伟大。
这一段感情,不仅浪费了两个人十几年的青春,得不偿失。且充分暴露了柏拉图式爱情最致命的缺点。
02
柏拉图式爱情里的人,至少有一方不自信或无安全感。
艾玛工人家庭出身,毕业以后,住在伦敦狭窄逼仄的出租房内,生活毫无起色,事业上一无所成。只敢在德斯特挂断电话以后说一句“I miss you”。
等到25岁,她仍然不自信和迷茫,被生活所迫的她一边在餐饮店打工,一边兼顾自己的梦想。
而德斯特一路顺风顺水,先在巴黎睡他的女学生,后又做了实习电视主持人、知名电视主持人。有好房子,还有闲情逸致,每周出去鬼混两次,醉生梦死。妥妥一枚有钱公子哥。
艾玛曾经有很多次机会告诉德斯特自己喜欢他,可是她没有,直到那次等待了三年的见面。德斯特有意无意间取笑艾玛居然去做了教师,发表了一番“有本事的人做大事,没本事的人当老师”的谬论。
艾玛终于生气了,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侮辱。她坦白说出了那一句“I love you very much(我很爱你)”。
但紧跟其后的却是“But I just don’t like you anymore(可我不再爱你了)”。
说完转身,走远。
03
柏拉图式爱情里的人,至少有一方是渣男/渣女。
德斯特在有模特女友的情况下,和艾玛不时亲亲、搂搂抱抱,更是在海滩上大胆言语挑逗,还抱怨彼此对对方的身体不够了解。
这些有责任心的男性绝对做不出来的事情,他就轻驾熟。
不过,艾玛也不无辜。明知对方有女友,却根本不拒绝德斯特在阁楼上的拥抱和亲吻。尽管口头表达说要和德斯特保持纯洁的友谊关系,但出游期间和异性好友同床共枕、海中裸泳,堪称口是心非的模范。
艾玛和德斯特究竟谁更渣,还真不好定论。
花花公子德斯特游戏人间,艾玛等着他浪子回头。谁料浪子回头没等到,倒是先迎来了浪子的结婚请帖。万花丛中过,终于湿了身。
时光流逝,青春时期朝气蓬勃的两人也不得不向残酷的现实低头。德斯特惨遭开除,老婆出轨好友,婚姻走到了尽头。
艾玛作为昔日好友,当然要细心疏导,十几年的友情终于在男主这次“空窗期”里,走到了下一步——滚床单。
电影就是电影,滚完床单的艾玛背身就和威尔士绅士发展起了新恋情。落魄的离婚男人德斯特提着行李箱坐上火车,千里迢迢来到巴黎,与留着假小子头的作家艾玛见面。
隔着马路,遥望温柔窈窕的昔日好友挽起别人的胳膊,一脸伤心沮丧,他怕是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先失妻子,后又失挚友。
04
艾玛的头发蓄长又变短,德斯特女儿也越来越大。大结局却急转直下,骗足了观众们的眼泪。连《每日邮报》当时对其的评价都是:“今夏最赚人眼泪的电影。”
怪就怪青梅竹马、久别重逢的故事太勾人,大家都爱听。故事听多了,观众们都快信以为真。
可在现实中,如果真的出现了类似电影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爱情,你真的愿意或者真的敢干耗几十年吗?
所以,别把电影当现实。遇到这样的渣男/渣女,绕路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