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年纪的人都说这年代孩子幸福——不愁吃不愁穿;初中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学校学习难度比80后、90后重得多。有的家长说外国的孩子都是在自由快乐环境下成长,但是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多如繁星。还有另一种声音,说强调素质教育是精英们的阴谋,通过降低学校教育难度,公立教育只传授大约70%的知识量,剩余的30%在课外辅导班,经济条件差的自然不上这样辅导班,以此达到阶层分化,甚至进一步到达固化阶层。对于普通阶层的孩子,这两种观点亲们怎么看呢?
目前高考还是选拔人才的最重要途径,2016年高考有940万考生,四成可上本科,录取率超过80%;出国留学跟出境留学也大幅增加,2016年出国留学总数为54.45万人,自费留学有49万人。虽说一个中产家庭支付一个孩子出国留学还是OK的,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走高考路线。
上个月跟一个亲戚聊天,她在事业单位上班,她问我打算让小禾出国读书么?我就回复说,成绩好考得上985之类的大学就没必要出国了,否则就高中或者本科去国外读书。她笑着说,她们单位的领导们也是这样安排子女读书。
80后的我们孩子多半上小学,深圳名校溢价非常明显,百花片区的小面积40平房子成交单价17万,优质的教育资源一直是稀缺品。家长们一掷千金也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赢在起跑线上。如果买不起学位房,或者所买的学位房还不够好,那怎么办呢?
从各种途径听说北京、上海的娃虽然高考占据明显优势地位(名校招生本市考生有重大优惠),但是那两座城市的家长对补习班趋之若鹜,有的光奥数同期就补三门,为了进好高中好初中,一步步倒退从幼儿园抓起,实在太疯狂啦。深圳的学而思奥数补习也已经从幼儿园开始,小学阶段的补习学位非常紧张,经常被秒光。可见学位房不佳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选择补习。
现状偏见,就是已经习惯原来的生活模式或者拥有状态,不愿意再失去,或者失去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
因为不愿意改变舒适区,错失了很多机会。8年前有笔钱可以投资买房,但是还是买成了车,错把负债当作资产;5年前可以把老房子卖掉换新房子,因为嫌负担重而错失良机,现在要做同样的转化要多花300万。把这全归咎于安于现状还是不妥。为什么不愿意冒点风险,我后来分析主要是对自己持续赚钱的能力信心不足,能力未及导致。所以没有父辈的照顾,对于中产家庭的我们,自然期望孩子能具备足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由俭入奢易,反过来则千难万难。一开始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习惯了买很好的东西装饰打扮自己,那以后大学毕业时还能接受发展前景很好但是3千起步的工作么?不少成功人士都是从低层做起,格力董明珠就是从销售员做起。锦衣玉食的日子过久了,还会看得起一般收入的同伴或者合作者么?在交际的过程中难免流露不屑之意,对他人工作跟付出不尊重,也就无法培养出高尚的德行,难以获得足够的影响力。
爸妈非常辛苦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但是支出特别少,很勤俭。我非常尊重跟感激,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起点。爸妈们经历过60年代的大匮乏,所以一直不太舍得花钱在自己身上,我自己不过这样节省的生活,但也不会做今日钱今日花,明天的事明天再说的打算。
当然,我也不想培养孩子斤斤计较,目光短浅,只能付得起廉价或者普通的产品,有些方面,还是要付出不少的金额,而最好是支付在孩子的见识孩子的成长上。比如会给孩子在零花钱有相当的自由度,至少不少于绝大多数同伴;比如支付一个很高起点的培训班;比如参加出国出境游。我不会支付孩子在名牌包包,名牌衣服,最新款电子产品上。我有把妈妈的做法传递给孩子,很喜欢的衣服有很多件,我就买一件最多两件,已经足够传递她对美的判断与选择了。那些名牌奢侈品就等她以后自己会赚钱了再去购买吧。
幸福感通过对比得来的,最好的方式是逐级上升,也就形成良性循环。今天她的小伙伴请她去肯德基麦当劳,她非常开心;几年后初中同学请她去小餐馆,她也觉得很棒;大学或者工作后再去五星级餐厅吃饭,她会觉得对方非常有诚意。五星级酒店、法国餐厅,我们也偶尔带她去过,这样她不至于从来不知这些而有胆怯之心。等高中毕业了给她数目可观的金额,她能付得起但是选择更健康的方式去花这笔钱,有能力支付但是不这样做,我觉得是更聪明的做法。
不看社会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国情下,盲目去谈快乐教育素质教育,对孩子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个唯成绩论英雄的班级,素质教育再高也无用武之地。在保证学业成绩优良的情况下,再根据自身特点去发展特长。先成绩后其他,这才是亚裔中产阶层孩子的基本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