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底层逻辑》:打开经济学大门的钥匙

好书推荐(第8本)

最先被淘汰的往往是能力强、薪酬高的员工,这几乎是每个企业大裁员时惯常的做法,而能力弱、薪酬低的员工会被留下来。“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在这里失灵了。再比如说,购买健康保险的大多是有疾病的人,而没病的人往往不会买。这种常见的现象叫“劣币驱逐良币”。

最早关注到这个现象的是英国银行家格雷欣,他所处的年代黄金和白银都是流通的货币,当一种货币贬值时,另一种价值较高的“良币”就会被储藏,而价值低的“劣币”却充斥市场。那有没有办法破解这个难题呢?

这本书给出了一个方案,就是打破“价格锁定”。企业裁员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但由于员工的工资不容易降(也就是劳动力“价格锁定”了),那么高薪水的员工当然首当其冲。设想一下,如果员工同意集体减薪(也就是打破“价格锁定”了),企业自然不裁员,也就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了。当然,如果集体降薪无法实施,你又很不幸是高薪一员,那么可以尝试自己和老板谈谈减薪留职。

其实,经济现象无所不在,大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小到个人的消费买卖。想要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做出更聪明的选择,推荐你看看王东京教授这本《经济学底层逻辑》。它系统梳理了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亚当斯密、李嘉图、弗里德曼等大师的思想精髓,分析了世界各国在不同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最打动我的是,书中有大量案例和场景,让经济学术语变得鲜活生动,让人感受到这门学科的无限魅力。不管有没有学过经济学,这本书都能帮助我们看清经济世界的底层逻辑,构建经济学的思维去解决现实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