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不费脑子的书。
去年健身房练了一年,一开始什么都做,器械、跑步、健身操、动感单车,什么都尝试一遍后发现上肢互补结合的跑步和拳击操以及全身心锻炼的瑜伽最适合自己。其中,我最爱瑜伽,这得益于自身良好的柔韧性让我在练习瑜伽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还有一个原因则是我的瑜伽老师。她是一位典型的江南的女子,面貌清秀,声音温婉动人,步履灵动轻柔,气场和谐,整个人就像一股清澈的溪流静静地流淌。相比其他老师教学方法,她不但负责任而且教的好,愿意与学员有更多的互动,深得我心。后来与她的深聊之中,她告诉我她原本做珠宝销售,在健身会所当学员因为喜欢所以后来兼职教瑜伽,再后来花钱上课考证,再后来就全职教瑜伽(扯远了)。
以前自己对瑜伽的认识很肤浅,仅仅停留在把体式做好。瑜伽是整合科学,把意识、心和身整合,把人从分裂的状态带回完整和健康的状态。通过训练让你身体的每个细胞、每根血管,每块肌肉和骨头,进行正常的运转,去浇灌和滋养身体的每个角落,你的身、心、灵统一,回归到当下的意识里面,形成所谓的“瑜伽是一”,并真实地感受当下的每一刻。当然,这是一个需要多年持续的修炼才有可能进入的境界。瑜伽老师说:当你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就是在做瑜伽。其实,这就是一种当下的力量,只有全神贯注的调动自己的感官,才有可能进入到这种状态,跟现在经常提到的“心流”状态相似。
可能确实所有的科学到最后都会上升到哲学高度。艾杨格曾入选《时代周刊》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他曾将瑜伽介绍到西方社会引发流行,还提出“瑜伽是普世的修行”。瑜伽帮组所有的部位彼此协调,合作无间。瑜伽对治你的良心,瑜伽对治你的意识,瑜伽对治你的智觉,瑜伽对治你的感官,瑜伽对治你的肉体,瑜伽对治你的知觉器官。当人的身、心、灵都健康、和谐了。就会把健康、和谐带给四周的人,成为人类大体中一个健康的组织。瑜伽的原始概念是自由和至上的幸福。
《瑜伽之树》采用四分法提到生命的四大目标,假设人的寿命是一百岁,我们可以把生命分成连续的四等分。在不同的阶段目标分别是学习伦理、道德与社会的责任,赚取世间钱财(脱离依赖,而不是获取大财厚利,而是能自养,维持身体健康,找伴侣过家庭生活,偿到世间的快乐与爱,为灵性做准备,从友情与慈悲当中发展慈悲的感受),追求生活快乐(享受生命的果实的前提是健康的身体),以及最终的自由或幸福。个人觉得人生第二阶段的还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虽然有的无神论者说宗教就是狗屁,但从个人经历来说他们确实比较容易满足和快乐。先贤鼓励在不同的阶段要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