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天的共读当中,老师讲到主动阅读时,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共读之后,每个人做的笔记都差不多,甚至存在抄别人,重复别人的东西,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
只是作为复制品,限于自我安慰,自我满足当中嘛?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老师的解答是:
阅读时,为了提升理解力,要带有主动性。
1,对象感:对象是什么?
2,目的感:时刻认知对象和自己的关系。带什么目的,有否跟这件事进行关联?
其中的关键:有没有将自己跟对方产生关联?
背后的原理:人在学习东西的时候,必须跟自己的认知产生关联,才有价值。
尤其是启发,打开感受。
步骤1:通过【比方说】,带来启发感。
步骤2:将启发感转化成认知,跟生活有什么关系?
老师的话,给大家当头一棒,让我们醍醐灌顶感觉,让我联想起拆书帮的阅读方法——RIA。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案例,来加深理解概念,最后提升为自己的认知,转化为行动。
【比如说】在老师讲检视阅读的方法,要通过三看来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我们阅读。
讲到这里,就让我联想到自己上个月出差在机场买了一本书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到时的我是凭着感觉买的。做出的决策完成是依赖系统一进行的。从自己的可得性的容易度进行决策,因为之前在很多地方听过这本书。后来买回来,看了一下,就后悔了。慢慢的心灵鸡汤,里面的逻辑也是狗屁不通,牵强附会,随意拼凑。
如果在决定买不买之前,先通过【检视阅读】这样科学的方法,估计就不会乱买了。
尤其是在判断这本书对我有价值嘛?有的话,在哪里?列出一二三。按照老师的决策依据:
1,认知深度加深。
2,在能力圈中。
3,复利效应。
4,边际成本递减。
5,正向黑天鹅高发。
经这么一筛选,估计这本书就入不了我的眼了。怪自己太凭感觉了。说到底是对自己的要求标准太低!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加入快思慢想共读的原因:
1、认识我们的心智是怎么做判断和选择的。决策的依据来源于哪里?
2,如何进行理性决策。
所以,今天共读内容,对我最大的收获是在做判断时,多问自己为什么,避开系统一的陷阱。
比如说在挑选书的时候,问自己四个方面的问题:
1,这本书讲什么?是什么类型?
2,这本书整体结构是什么?用什么逻辑构建起来?
3,书的观点说得对还是不对?对在哪?错在哪?(逻辑是否完整,资料是否详实,信息是否真实。)
4,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是否可以升维迁移,降维打击。
是否可以结构化,模型化,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