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豚大叔的小屋[原创]
小时候,每次姨婆在菜园子没有新鲜菜的时节来我家,奶奶给她做的面条便总是白花花,看着一点食欲都没有,可她却吃的挺开心。
我纳闷,奶奶便笑着说:“你姨婆从小就不吃葱姜蒜香菜这些,她每次也不想去那里,怕影响别人吃不了饭……”
第一次,我才知道,世界上竟然有人不吃这些对于我来说超级美味的,做菜必备的配菜,太奇怪啦!
长大后,遇到董先生,才让我对于此种特殊味觉的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和董先生一起去外面吃饭,我们总会说“老板,来两碗面,一大一小,小的啥都要,大的不要香菜、韭菜、蒜苗、葱”。
那一刻,我总会不好意思,觉得周围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我。
如果,某次忘了提醒老板,或者说过了,老板却忘了。董先生,总会一脸的不高兴,嘴里便嘟嘟囔囔的。有时便会向老板抱怨几句,老板便不好意思说给换一份,他又觉得麻烦。
总在此刻,我内心变的不平静起来,觉得他事情多,超级麻烦,甚至,觉得他很丢人。只不过出来吃碗普通的面条而已,没必要如此小题大做,让人心情不愉快。
每次,他都会一点一点仔细的把所谓“带味的”配菜挑出来,放进我碗里。差不多我吃了快过半时,他才满脸的不愉快开吃。
自然,也是一边吃,一边死命的找那些“漏网之鱼”,头也不抬,恨恨地扔在我碗里。
他觉得我爱吃那些东西,就自然而然放进我碗里,我却会觉得他好像是把那些讨厌的,不好的,要丢弃的垃圾,生生的甩在我碗里,像扔进垃圾桶一样。
说句真心话,那刻我的内心是郁闷的,是讨厌他的。
我想不通世界上竟有这种人!
我甚至觉得他是矫情,爱挑三拣四。
让我想不通和气愤的是,曾经有一次我买了蒜苗,他竟然把蒜苗扔进垃圾桶。自然,两人大吵一架,他自己不喜欢吃,却没经过我的同意,私自把蒜苗扔掉。
我郁闷,生气,为他的自私,他的偏执,他的不尊重。
随后的日子,我们彼此尽量为对方考虑,他尽量不阻止我吃,我也尽量少买,少做。
然而,虽然我表面这么做,内心却总是无法真正接受他,也自然避免不了吵架,我认为他是怪异的,不合常规的。
这些调料是我从小到大一直喜欢吃的东西,好多菜肴也只有添加这些才会美味。可是,为了他,我却要忍受着直接放弃它们,对于我来说,是残忍的,是委屈的,是不能接受的。
直到毕业后,步入社会,接触到更多人的,才开始慢慢知道,不吃这些调料的人相当多。
好多饭店服务员在点餐完毕的时候,也会礼貌的问声“请问有没有什么忌口的?”也随时可以听到有顾客说:“不要香菜、不要蒜、不要葱”,甚至也有人会说:“不要醋,不要辣椒。”
我以为,说的人会尴尬,听的人会不开心。可事实是没有人会扭过头来凑凑说话的人长什么样,更不会用投以异样的眼光、鄙视的眼光。在大家看来,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不丢人,也不稀奇。
我便认真的,不带任何情绪的询问董先生不吃这些天然调料原因。根据他的所说乱七八糟的理由,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嫌弃那些东西有怪味闻不了;
二、讨厌吃到嘴里臭烘烘的,不礼貌;
三、担心绿菜不小心沾牙齿上,摧毁形象。
对于董先生所指的第一点,我并不是很赞同。毕竟,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认为香菜、韭菜、蒜苗和葱是美味无比的。
对于后两点,我却是十分赞同的,因为自己亲身经历着、看到过、听到过摧毁个人形象的囧事。
2016年夏天,吃完晚饭,我独自一人在操场散步时,恰好遇到张老师和她男朋友,三人便就毕业找工作的事情讨论好久。
直到他们走后,我才感觉到牙齿不舒服,原来是牙齿上卡了一片葱,简直是丑陋无比,绿色和我洁白的牙齿对比太明显啦,我内心充满无比尴尬与后悔,他们却盯着我脏呼呼的牙齿说了那么久的话。
每天下午上班铃响后,好多男同事说话时,嘴里总会冒出一股浓浓的蒜味,那味道确实有点冲,有点臭,让人忍不了要仓促而逃。
我渐渐开始为自己曾经的片面、狭隘、偏激的思想感到羞愧,为自己内心曾经对类似于董先生这样有特殊味觉人的嘲笑、不满感到内疚。
如今,我也更加理解人与人的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自然不会有两个完全有相同癖好的人。世界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有妙趣横生,因为不同而美好,丰富多彩,因为不完美而完美。
我们应该用宽广的胸怀,认同和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
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也各有所恶,“子非鱼安之鱼之乐”,你也自然不是别人,更不能理解他人的讨厌的事物。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讨厌和喜欢的东西,我们又何必苦苦的揪着别人所讨厌的东西不放,如此,太过于自私,太过于以自己为中心。
为了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我想最好调和方式便是,互相理解,互不抱怨,彼此努力。
首先,不吃的人,你不吃,大不了单独做一份,却不能要求别人也不吃,如此太霸道。
其次,爱吃的人可以继续吃,你爱吃,也不能强迫、嘲笑不吃的人,如此太不尊重。自然,吃完后,也最好漱个口,刷个牙,为维护自己个人形象,也为不辣别人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