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湘山寺

中秋时分,跟女孩一起,登湘山寺。寺院旁边即是全州高中。寺院和学校为伴,宗教和文明为伍,这也是全州人杰地灵的原因:一切美好都占据最佳的风水宝地。

穿过湘山寺的牌坊,经过大门,进入一块石头铺就的广场。山势崔巍,虎踞龙盘,迫人心胸。清晨人影寥寥,古柏森森,苍松悠悠,檀香袅袅,梵音空灵,心思澄澈,七窍通明。


湘山寺位于广西桂林市全州县城内西隅湘山之麓,素有“兴唐显宋”之美誉,“楚南第一名刹”之雅称,始建于唐至德元年(756年)高僧无量寿佛创建,初名“净土院”,杭州径山得道高僧全真和尚为该寺开山祖师。宋朝4位皇帝先后5次加封,宋徽宗亲临膜拜;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曾住寺为僧21年,留有石刻花图;清朝康熙皇帝御笔亲题崖刻“寿世慈荫”。

湘山寺历史上在湘桂地区影响甚大,历代皇朝王公对该寺院也极为重视。宋天子御封全真和尚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全真现世寿160余岁,有异行,屡现阿弥陀佛,传为阿弥陀佛应化。该寺屡有高僧出世,如临济宗第六代祖师慈明楚元和尚、清代画僧石涛等均出家剃度于此。

明万历年间改湘山寺所在的清湘县为全州,取全真和尚之“全”冠以州名之首。以出家人之号冠地名在中国地名史宝属罕见,足见全真大师和湘山寺在当时文化地位之高。

全寺势雄姿秀,布局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有法,红柱金顶,工艺精湛。依中轴线上三座殿堂:


天王殿耸峙前端。正面供奉弥勒佛,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我想后边应该是韦陀菩萨,转到后边,果然是。


大雄宝殿屋脊双龙拥鼎,翘角飞龙戏水。匾额是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手笔。重檐之间,“爱国爱教”横匾和“芬郁灵台三际寂光常照彻,华严寺地十方法界总含融”楹联,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


无量寿佛殿在维修中,新雕无量寿佛像一尊,观音像三尊,圆通菩萨25尊,文殊,普贤菩萨像各一尊。还有飞来石,洗钵泉、妙明塔、寿佛殿、圆通宝殿、放生池动物石雕群等景观。千年古刹至此焕然一新,法灯续燃。

妙明塔位于湘山寺脚下,系宋淳祐年间为安葬全真大师肉身所建,为广西最古之寺塔。其时香火甚旺,北宋徽宗游南岳时前来顶礼膜拜,南宋高宗钦赐名为“妙明塔”。妙明塔为七级浮图,高26米,底层直径6.8米,结构奇特,巍峨壮观。

妙明塔历经千余载,仍雄立楚南。周转秀地堪称“艺术宝库”,设有历代摩崖石刻、诗词、芳兰石碑等数十块,尤其著名有清代石涛和尚的石刻兰花,与当代全州文桥籍人任纯道教授题辞“妙明塔”交相辉映,崖壁生辉,睹而忘归,叹为观止。

拾阶而上,山顶有飞来石,传为自须弥山飞来。康熙御笔亲题“寿世慈阴”,镌刻其上。凭栏远眺,叠叠青山争滴翠;俯视湘江,粼粼碧波竟吐银。湘江远行,品千水慧语;湘山默坐,镜万峰佛心。峰林蓊郁,岩洞幽深。古城新貌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哉。


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千百年来,高僧大德,传经数不尽;骚人墨客,诗画道不完。曾有诗云:

宝刹庄严空梵钟,古木森森藏塔影。

紫烟袅就三生愿,冰心渐远车马声。

湘江逶迤城郭上,远山氤氲水墨中。

最是烟雨初晴好,难绘胜境在险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