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粽子飘香的季节了。每逢此时,作为常年在外工作的他乡异客,都会勾起那缕缕的乡思与乡愁,回忆起母亲包的那香喷喷味道甜美的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我们山东老家过去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记得小时候,快到端午节的时候,母亲会去南河边的芦苇荡里采摘芦苇叶。那鲜嫩翠绿的叶子是包粽子最好的材料,它散发出来的那淡淡的清香就是小时候吃粽子的味道。芦苇叶采回来后,要先水煮一下,那样叶子才会保存很久,且会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样的粽叶可以重复使用,但粽子的味道永远是香甜的。在我们老家沂蒙山区,人们也会用山坡上的一种波勒树叶包粽子。其形状有点像手掌,但比手掌要大。每年清明节前后,人们采来先用清水洗净晒干,用于包粽子、蒸馒头,那味道也是香甜的。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他投江以后,当地的人们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此有了端午赛龙舟的风俗;再者人们怕江里的鱼或蛟龙吞食屈原的尸体,便常用芦苇叶包米丢到水中祭奠屈原,也就是现在的粽子。而在我们家乡,人们都会在端午节之日,家家户户互相赠送粽子、吃粽子,吃一枚用艾叶煮的鸡蛋,可以健身祛病,一年安康。并在院子大门口插艾蒿,在小孩子手脚腕部拴上“禄寿线”、戴石榴花、妇女和小孩戴香布袋,据说可以驱瘟避邪。从这些习俗中可以看出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为平淡艰难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俗谣曰:“端午节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药。”艾草是端午采摘的药材中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旧时人们将菖蒲、艾条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蒿、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还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女、孩子们争相佩戴,用以驱瘴。在那时,人们常将艾蒿晒干搓成艾绳,用来熏蚊子。夏天夜里户外乘凉之时,只要将艾绳燃了,艾的香味便会随着烟雾而弥漫四周,蚊子便不敢近前了。
端午节更有趣的是“拉露水”。端午节这一天,在太阳出来之前,每家每户都要起大早,大人带着孩子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特别是河边沟里水草茂盛之地,用毛巾拉草叶上的露水给孩子擦脸,尤其是眼睛和耳朵要擦得很仔细,据说可以耳聪目明,一年不害眼病聋耳朵。有的则牵着牲口,到沟边渠旁,一边拉露水洗脸,一边看牲口啃嫩草。人们认为用露水擦脸和胳膊,一年身体好;牲口吃了端午草,可以不得杂病。有的“拉露水”是在端午节的前几天,大姑娘、小媳妇开始采集月季花,再去山里、河边采摘来艾蒿心、桃树心、柳条皮、腊条皮等。回家将这些都洗净,用清水浸泡在一个大盆中,露天置放于院中干净空阔之处,经过一夜的雨露滋润,第二天清早捞出花草,那水清香四溢。全家人用这水洗脸、洗胳膊、洗腿,那是一种神清气爽、余香袅袅的美妙感觉,这不仅体现了乡野百姓对自然的尊重与认识,而且整个过程富有美感。其实这种习俗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周代,就有“五月五日,蓄兰为沐”的记载了,屈原的《楚辞》中也有“浴兰兮沐芳华”的诗句。如此说来,这种风俗距今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时光飞梭,也许有些风俗习惯在这粽子飘香的季节已经不复存在,年轻人也不会在乎那些端午节“拉露水”、“戴香袋”的经历了。但它却永远留在了我们那一代人的记忆里,成为了一刻骨铭心的历史了!
让我们记住端午,记住那段历史,让粽子的香甜像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一样,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