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学子三下乡:探污水处理,守安全水源 ——“Min”能社会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7月13日,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Min”能社会实践团走进光大水务科普基地。


图为“Min”能社会实践团观看公司宣传影片

首先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初步了解光大水务公司,对公司有初步的了解,在影片中见证了污水处理厂随着时代的变迁;见证了现代化污水处理体系的建立;见证了淄博这座工业城市发展背后“污水处理”这一关键后盾。


图为光大水务发展历程

正如领讲人辛颖老师所说:“时间是一把长尺。”光大水务从2003年8月22日走过22个年头。8000多个日夜让数十万吨的污水“旧貌换新颜”,而其中不变的是处理污水的坚持与初心。实践团走过了写满公司历史的长廊,用心体会着洁白墙面上镌刻的点点滴滴。其中记录着从总厂到二分厂、三分厂的跃进;书写着发明专利与获奖证书的成功;更是看到淄博一位位领导人为了淄博水资源安全的美好期望。


图为观察污水用的显微镜

活性淤泥是检测水质最原始但有效的方法。实践团的各位队员透过显微镜看到污水中有着各类杂质和微生物。游离的微生物与沉淀的杂质共存在水源中,一静一动时刻危害着水源的安全。治理污水,刻不容缓。


图为“Min”能社会实践团成员参与趣味知识竞赛

“少年强,则国强”,环保意识要从学生儿童做起。实践团观看学习朗朗上口的宣传环保标语,体验趣味的环保知识竞赛,这些无不引导人们学习环保知识,将环保意识植根在心灵的沃土,用学到的知识耕耘越发美丽的中国。


图为“Min”能社会实践团听工作人员介绍中控室

在辛颖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进光大水务的中控室,复杂的流程由此地发出指示,“智能+智慧+环保”的现代化污水处理理念也由此体现。


图为污水处理出水口

封闭的仪器日夜不停地处理污水,成果在污水处理出水口得以体现。经过处理的污水已经达到一级A标准,颜色与杂质的过滤使其与自来水相差无几。与老式污水处理厂不同,光大水务处理厂周边环境宜人,空气清新,做到“池边有树,池中有鱼”的自然生态景象。不仅如此,生态圈中植被种类丰富,20余种植物覆盖四季。实践团于此享受半夏之阴凉,但也可想象初春之嫩草,晚秋之清爽以及寒冬腊梅之盛放。


图为“Min”能社会实践团在光大水务的合照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实践团的各位成员深入了解了污水治理的流程和面对的现状,明白了“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努力和底气,“节水环保”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体验考察后心底的大声呼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最好体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