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书评

在这丧逼文化盛行的时代,我在《渴望生活》中发现强烈的生命气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自称屌丝,同学们之间相互比丑,考试比谁更渣更惨。大家都习惯于自我嘲讽,在这嘲讽背后可能是一颗要强的心。网上流传很广的丧逼文化,有许多足以让我怀疑人生,比如“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舒服”。在《丧逼文化史考》中,作者认为这是社会阶层固化的反映,许多人认为自己不可能改变的命运,于是大多数这样的人就用自嘲解压,好让自己好受一点。以前人们也有自嘲,只不过那时尚可称之为谦虚,而现在的自嘲已经不是谦虚了,而是一种逃避现实麻痹自我的方法。

在我们现在这个不敢努力的学生时代,大多数人还是有梦想的,只是我们不敢努力去追求罢了。为什么我变得不敢努力了呢?我觉得是怕自己与周围的丧文化不合拍,或者怕招致他人的嘲笑。

梵高先生的画家梦开始也是遭人嘲笑的,他直到二十五岁才发现这个梦想。在博纳日里,他偶然画当地的工人的素描,他突然发现自己此生应该献身于绘画。他的画风于时代不合,他最初的作品招来的全是嘲讽,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找到了绘画的精神,画出了灵魂。为了绘画,他经常食不果腹,流落街头。深刻体会了生活的痛苦之后,他仍然热爱着生命,因为他爱描绘自然。正如泰戈尔所说的“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说他最爱的是太阳,他渴望强烈的阳光,他最终在法国南部城市找到那种巨大的太阳,在那里他顶着阳光画下了《夕阳与播种者》《向日葵》等传世名作。看那些画作,可以感受到梵高先生的强烈情感。

梵高先生因为长期高强度的绘画和每日接受火热的太阳的暴晒,积劳成疾,患上了癫痫病。但正是在这具病痛缠身的躯体上我看到了强大的生命力,犹如枯死的胡杨长出新芽。一个没有追求,没有热情,没有希望的生命,无论存在于世间多久,感受到的也只有痛苦。在浑浑噩噩中自我麻痹转移注意力下苟活三百年,也不及梵高先生三十年的精彩。

希望所有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过纯粹的生活!


(注:所读的梵高传的作者是欧文·斯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高一第一学期开始了。脸盲的温暖,在这几天只记住了同桌秋天。秋天是一个温柔可爱的妹子,梳着长长的马尾,皮肤白皙...
    鱼夕阳阅读 2,299评论 1 3
  • 其实爱侣之间吵架的时候,越是强势的一方,反而内心中越是脆弱。 因为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往往需要树立起一个表面的强势...
    梦夕梦阅读 4,276评论 2 3
  • 阳光打在我的床上 我松软被春濡湿的心土 种下十个希望 一个送给乡下孤寡老人 愿你们老有所依 一个送给城市空巢青年 ...
    沙泥文森阅读 2,629评论 5 9
  • 烦躁不安 心烦意乱 人啊 真的是很奇怪 总是更倾向于她自己的主观思想 以为自己能洞察一切 却看不穿真正的别有用心 ...
    童童姐姐是小狸君阅读 1,41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