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财富自由之路的52个概念

订阅财富自由之路的时候往往不会觉得特别有新意,因为李笑来老师总是把几个很类似的道理反复强调。也因此,人们都爱称李笑来老师为鸡汤作者,批评他少有干货。

但其实,想要获得成功的道理,其实早有人直接或者间接地告诉我们:

知识就是力量,终生学习,追求成长而不是成功,机会就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打无准备的仗,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多和贵人在一起,看得见别人的好,多问自己“为什么,什么更重要”等等。

即使这些道理,我们都听过,甚至听烂了,订阅财富自由之路仍然有价值。

因为一个系统地概念比零碎的概念好;而且在订阅过程中,也是实践地过程,不断反复思考打磨,边思考边实践是最好地学习方法。

所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最终还是得由自己脚踏实地的走完。而本文是对财富自由之路52个概念的思考和小结,为了帮助自己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系统原则,希望对各位战友有所帮助。

概念零 为什么要打磨概念,追求财富自由与幸福感

一个脑子里的概念十分重要。   

1 如果概念不清楚,那么就会思考范围模糊,行动出错,进而影响我们的“生活”。

比如就在一两百年前,绝大多数法国人依然是不怎么洗澡的,因为他们认为洗澡会使自己的身体变虚弱。他们天天吃牛肉和土豆,身上有很大的味道,可他们又不洗澡,所以啊,那味道简直不能想象。于是,法国人发明了香水。但是仍然是混着牛肉膻味、汗水酸腐味的香水。

所以打磨概念对于获得更好的生活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2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比如写畅销书的人、做出可口可乐和老干妈的人、做了一个平台让大家可以交易自己时间的人,他们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出了更多份,或是不需要出售自己的时间,只需要在自己建起来的平台上看着别人卖时间,从中抽取利润就行了,而且更牛的是,就算他们死了,他们的时间所创造出的成果也依然可以继续贩卖。

3 除了清晰的概念,我们还需要拥有建立概念之间联系的能力。

那么,追求财富自由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我为什么要追求财富自由呢?

因为我们渴望更幸福的生活。而每个人对于幸福生活地定义也不一样。

比如我希望我能够为我的家人撑起一把大伞,我希望我能够通过个人的努力改变我的家庭的命运。我希望不再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地时间,这样我就有时间花更多地精力陪伴家人,和世界创造更多有意义的联系。

概念一二 注意力 时间 与 金钱

注意力是唯一能够产出作品的资源,而优秀的作品,往往是通往财富自由的唯一途径,平台也好,优秀的产品也好,畅销书也好,都是长期集中注意力产出的结果。

1 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成长上。

这是通往财富自由地第一个概念。也是最重要地概念——注意力要放在成长上。成长是正确的刚需,是活在未来地原因。

其次的概念就是 时间 和 金钱 这也是通常意义上地“资本”。

2 在价值上,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

但很多人会忽视,你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其实是和你的注意力紧密关联的。

所以,保持好的心情,身体状况其实是保证自己注意力的必要条件,多花时间陪伴自己地家人,多花钱在家人身上,能花钱就花钱,能花时间换到好心情,那就花时间。

于是我们可以得到:身心健康大于时间大于金钱

概念三 安全感

刚才我们聊到几乎所有低级动物的双眼都是长在两侧的,这里有个小细节——最终有些物种的双眼是进化到了正面的,于是它们终于有机会可以深入长期地观察,终于有机会进化出了大脑皮层。想想看吧,整个人类文明实际上是建造在大脑皮层之上的。

可问题在于,这有个前提啊,那就是进化后的它们放弃了全视角,接受了视野中有盲区存在。

所以,不夸张地讲,从这个角度来看:

几乎所有的成长,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

因此,只有放弃部分安全感 才能长期深入地思考。

那么,如何补齐放弃的部分安全感呢?答案是:通过有效社交。

合作是什么?

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来保障。

信任又是什么?

信任就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所以我们要一方面寻找值得信任的人,把安全感交给他们,以获取自己的成长,保护自己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成为值得信任的人,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幸福感保持好心情,更有助于别人购买你的产品,不再销售时间。

概念四 活在未来

活在未来,是思想活在未来。只有思想活在未来,能够预见到未来要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准备,才能更好地指导当前的活动。

活在未来的七个步骤:

第一,你对未来要有个预测;

第二,那个预测需要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第三,你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第四,于是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

第五,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第六,最终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第七,那么,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行动、选择、思考,于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简单地方法是,笃信一些简单的道理,并执行它就是活在未来地表现:

知识就是力量;

积极主动的人更容易获得机会;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万小时定律;

优秀的人才有有效社交;

我们也可以对未来做一些预测:

设计的机会和土壤在中国将越来越好;

优秀的设计师更容易被找到,将会有更多的案子可以接;

必须要了解建筑,才能更好地对待城市;

英语是更容易传播的语言,也将一直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编程是必备技能,但是基础编程技术将逐渐被淘汰,编程地门槛也将降低。

一切现有技术地门槛都将降低,在普遍性不如英语以前都是稀有资源。

当然,“预测”也不全都是准确的,因为我们没办法消除“不确定性”。但是,“活在未来”这事儿,一辈子做到一次,就很开心了,收获已经是不可想象了。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旦你开启了这种模式,一旦你有一次清楚的成功,后面就停不下来了,因为“活在未来”这事儿对你来说越来越容易、越来越自然,乃至于最终你只能在思维上“活在未来”了。

概念五 贵人与求助

更优秀的人更容易遇见贵人:

以下是12条遇到贵人的原则,它们分别是:

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能帮助他人进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

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不以求助为耻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求助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也不应该收取金钱回报;

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可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并且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来源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这个人真的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求助的定义:一种隐蔽的、意义巨大的交易

求助根本就不是讨好的艺术,而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艺术。

优秀的东西能够自动吸引贵人。同样,我们也提倡吸引女生,而不是追求女生。

以下是李笑来老师向读者求助地方式:

事实上,我真心地认为在听音频的你是我的贵人,最初到“得到”开“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的时候,我只是想着罗胖这个人值得合作,而写好文章,对我来说,只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没曾想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竟然有超过50000人订阅,而后成为得到第一个“10万加”的专栏,到现在专栏用户超过16万……而更新的每篇文章,在后台都能收到几千条留言和回复,每天看到你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进步,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

你是作为贵人,不仅是读者,更是受益者,也成了见证者、参与者。一年时间,我带领你重新认识了不少的概念。这个过程一定不会轻松,但经历过之后,你的世界肯定会发生不小的变化,那种感觉就像是重生。但我依然觉得,“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影响力应该更大,它应该成为一个“有机会做成大事”的东西。

于是,我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这个栏目传播得更广。

其实我知道的,我讲的道理虽然正确,但实际上就是有很大的传播难度:因为这世间绝大多数真正有用的道理,要么简单到难以置信所以你根本就不当回事儿,要么就违背直觉到让很多人觉得鬼才相信的地步——这是知识传播比谣言传播难易度天壤之别的根本原因。

所以我现在继续向各位贵人求助,欢迎你继续把增加音频内容的专栏推荐出去,哪怕是写一篇真实的读后感或者整理你的成长记录,发在网上,我都会当作“贵人相助”。

我还在文稿中准备了一张海报,欢迎你把这张海报转发到你的朋友圈和公众号。

虽然我们的专栏即将停止更新,但是每一篇文章,每一个概念,都值得你若干年之后再重新阅读和思考。

最后,如果你愿意继续同行,希望第二季的专栏还能看到你的身影。

真诚感谢各位贵人!

概念六 资本

有效资本的三个概念:

第一,资金的金额大小;金额大小不决定有效资本。

第二,资金的使用时限;不能心平气和判无期徒刑的钱不是资本。

第三,资金背后的智慧;从长期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是资本背后的智慧。

不满足以上条件都不是有效资本。

概念七 什么是落后

落后不是百分之五十以后就是落后,

过去,百分之四十之后是落后;

现在,你以为百分之二十之后是落后;现在,实际上很可能百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将来,有可能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

在大数据面前,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是没用的,万分之一之后都是落后,都是被研究、被引导、被赚取的对象。

概念八 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生活中的竞争是多维度的。

从平凡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在有一个维度不落后的基础上多维度竞争。

概念九 十 元认知能力与如何提高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于自己做出某个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的认知能力。

这个其实是自我升级最重要的能力,知道自己思维上存在哪些不足。从而去改造自己。

因此,情商低的人其实是缺乏对于自己行为背后思维的认知能力,其实就是元认知能力低的表现。

引申出来的行为方法论就是:认知 ,改造认知 ,践行 ,升级。。。无限循环

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

1 坐享(冥想)

以下是个人冥想地一些心得体会:

每次冥想的时间不会太长,半个小时左右,我也不讲究姿势,只是闭着眼睛专注呼吸。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会经历过多次的脑子里在想其他事情,又被自己强行拉回到只专注呼吸的状态。每次冥想完也都会感觉到脑袋有些胀胀的感觉。

慢慢地再需要集中注意力做什么事情之前,我会先从专注呼吸开始,确实效果很好。

我很感谢冥想的功夫,它让我变得更能够专注。

但更重要的是,在忙碌的一天和快节奏的生活中。一个什么都不去想只专注呼吸的短暂时光,真的很宝贵。

2 兴趣

事实上全神贯注其实分为两种:主动的与被动的。

被动的全神贯注大多数人经常体验,比如读小说、看电影、玩游戏等等。这种全神贯注其实来自于外部的控制。小说、电影、游戏的设计者们是“掠夺他人注意力的专家”,他们知道如何设计才能让人们兴奋、上瘾,甚至不惜动用一切心理学研究成果去把控自己的“猎物”。

而我们这里说的全神贯注,其实是第二种,即“主动的全神贯注”。主动的全神贯注,相对于被动的,多出了至少一个维度: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

如何理解这个维度呢?每个人的兴趣因人而异,有人喜欢养花种草,有人喜欢弹琴跳舞,有人喜欢制作大型模型……在任何一项兴趣中,如果能通过刻意练习而提升一项技能,那么因兴趣而产生的全神贯注,才可能是主动的,才可能是对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有帮助的。

3 反思 自己的行为。

“我很生气”和“我知道我现在很生气”,这两者之间有这巨大的差异。前者只能在接下来的每分每秒更生气,后者却因为元认知能力被激活而可以做到把注意力转到“我为什么很生气”,乃至于找到很生气的原因,然后再把注意力放在那个引发情绪的问题上去。

概念十一 解决事情的万能钥匙

如果锁孔里插着一把钥匙,那锁就等于是开着的,不是吗?之所以打不开那扇门,就是因为它是被锁上了的,而开那个锁所需要的钥匙,一定在别的什么地方啊!

你瞧,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那是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它就好像是个被锁上了的锁头,那么解决方案就像是钥匙一样,一定不在锁孔里插着,一定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啊!所以,当我们尝试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只盯着问题看,盯着问题想,盯着问题找解决方案,通常只能是以无奈告终的啊!

所以,一旦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正在“只盯着问题本身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就应该激活你的元认知能力,让它告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在其他地方。

如果你英语学不好,那么你语言能力一定不好,需要多去阅读。

如果你写作写不出文章,那一定是你积累的素材少。

如果你赚不到钱,一定是你能力不行。

如果你想不明白未来要做什么,那你最好先把手头的事情做到最好。

。。。。

概念十二 坚持

如果一件事情你需要坚持才能做完,那么这件事你一定做不成。

不需要坚持就能完成一件事情的技巧:

一念一世界,在开始做事情前,先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

这也是利用了“叙事自我”给“体验自我”提供更好的理由。

在开始做事情前,要先为这件事赋予重大意义,这个策略我可以说是用了一辈子。当年为了进新东方教书,要考TOEFL、GRE,要背两万多个单词。这一听就是苦差事,刚开始我也觉得这哪儿是人干的事儿啊?

然后,我就花了一个下午琢磨,有没有办法把背单词这事儿赋予一个重大的意义呢?很快我就想到一个。考过TOEFL、GRE,拿到高分,在新东方教书,据说年薪百万,那一个单词就相当于50块钱,这个爽啊!

原来我计划说,刚开始先每天背50个单词,适应一段时间,想到这一层,马上决定:不行,第一天就要赚上 5000元!我要背100个单词!这一转眼都是许多许多年前的事儿了,你能想象在那样的时代里,一天赚上 5000元人民币是什么心情吗?

到了第二个月,我觉得很不过瘾,于是开始每天赚1万元人民币,试了试,觉得也不是太难嘛!当然,后来真到了新东方开始教书,发现年薪百万全是扯淡,税前都做不到,我连讲课带写书,好不容易折腾到税后年薪 50万。后来我在那里赚了七年的钱,算算每个单词竟然粗略相当于175 块钱!也是醉了。

以下是我个人的思考:

思考如果不做这件事,会有哪些负面意义;

如果我没有掌握建筑设计,城市的问题我触碰不了,室内地问题我触碰不了,

如果我没有掌握编程,互动的设计我触碰不了。

通过社交进行学习。

所以,当你和拥有某项技能的人或人群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感受到那项技能其实是很自然的、很实用的,没有它是根本不行、甚至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社群是刚需,

所以要远离负能量的人,

所以要远离爱抱怨的人,

概念十三 错过

我们为什么会错过?

因为我们总感觉这些概念和我们没关系。

而感觉往往和真实的行为之间是有很大差异的。

概念十四 我们这个世界的特性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什么样的人,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联想概念五,贵人与求助)

现在你能明白那些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性本恶”的人群之间的巨大差异了吧?这个世界并不是仅仅由没有灵魂的物质构成的,这世界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是无数有生命、有灵魂的人,于是这个世界也是有生命、有灵魂的,它能感知到你,你也应该能够感知到它。

我不相信人之初有善恶之分,我相信最初的时候,每个刚刚降临这个世界的生命都是一样的,都有一个无善无恶的灵魂,或者说是不知善恶的灵魂,善与恶,最终都是习得的,每一个善恶的选择,一方面塑造了自己,与此同时又塑造了自己存在的世界,于是,那个有生命的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灵魂,是善是恶,其实是那个人自我选择的镜像而已。

概念十五 抱怨

所谓的抱怨,只是无能、无奈的表现而已。

它甚至成了李笑来选择朋友的最重要原则: 只要我发现谁在抱怨,就说明过去我选错了……

抱怨的害处,并不仅仅在于浪费时间,也不仅仅在于那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它真正的害处在于,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平时的时候,偶尔气馁是正常的,谁是“铁人”啊?!可是,在逆境中,或者一些特定的关键时刻,放弃是致命的,不是吗?

心理学家早就知道这事儿,并且详细地论述过:说话,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

你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的,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自己先信了,不由自主地任由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概念十六 看得见别人的好

我们为什么要看得见别人的好?

因为我们不会过分关注别人,我们只关注自己的成长。所以我们要看得见别人的好,这样才能更有助于自己地成长,心情也会更愉悦,心情愉悦更有助于自己的注意力。(联想概念一,二)

概念十七 正确的价值

正确的事情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具有价值的。

只有特立独行且正确才有价值。

但是很多人坐不动特立独行且正确。原因有很多:

从底层上来看,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绝大多数人是“表现型人格”,他们在乎的不是好坏对错,他们只在乎自己是否显得好看;

“表现型人格”决定了“随大流”的根深蒂固,只有“跟大家在一起”、“与大多数人相同”才会觉得安全。

绝大多数人不敢放弃自己的安全感。然而,只有放弃部分的安全感才能获得进步。

但是注意,你特立独行且正确,并不保证你一定有机会验证、收获其价值。

“特立独行且正确”,是很难做到的事情。当然,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很难做到,不然,价值岂不是谁都可以随随便便实现的了?

概念十八 命运

决定命运的往往是一个人地选择,而所有的选择其实是价值观驱动下的结果。

因此,决定命运地是价值观。

价值观归根到底是:人们辨别什么好,什么更好的观念。

然而,绝大多数人被自己所局限,无法从“自己的世界”里跳出来,去观察整个世界,或者说,起码跳出来之后,去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哪怕不是整个世界),去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哪怕依然尚未完全接近真实)。

于是,不可能选对,只能选错。

概念十九 二十自我驱动力与正确的刚需——成长

正确地刚需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而对于绝大多数优秀的人而言,做到第一就是他的刚需。

但对于一个还不够优秀地人而言,不断追求进步,追求正确地刚需就是一切驱动力的源头

成功只不过是某一时刻的状态;成长才更重要,成长才是真正的刚需。(联想概念零)

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的虐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情: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在最艰苦的岁月,他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让自己的心灵越过牢笼的禁锢,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

既然成长是刚需,那么成长地刚需是什么呢?——是耐心。

培养耐心地刚需是什么呢?——活在未来。(联想概念四)

为什么我们无法活在未来呢?——因为现状牵绊着我们。

为什么现状牵绊着我们呢?因为“现状”是过往的积累,过往地过度积累,让我们失去耐心去改变“现状”。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必须要明白三件事:

你从来都知道自己最终还是有选择的自由;

你知道要靠耐心活在未来;

你知道现状是积累,你知道对现状不满是无意义的,所有的解脱,最终都只能靠积累……

我们必须要做这样的事:

赚不到钱是因为能力还不够;

一切能力都是可习得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

假以时日,我会收获越来越大的……

因为自己没有进步而难受(再多说一点,再多练一点);

概念二十一 避险

避险地唯一方法就是:深入地思考项目本身。

哥伦布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冒险家,是因为只有他真的坚信地球确实是圆的——当时真正能理解这事儿的人还不多——而且坚信到愿意用行动去证明,用商业去收获的地步。看的人,觉得那是冒险,做的人是因为深入思考之后不得不做——因为思考越深入的人,越倾向于坚定地遵循思考结果。

我们在人身安全以及资本安全上一定要合理地避险,积累合理避险的方法。

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像专家一样思考、决策、行动。

专家轻易不冒险——虽然电影、小说里经常大肆渲染他们如何在关键时刻“冒险”。因为那是大众娱乐,不那么描写,大众不相信。

概念二十二 资本量级地差异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内嵌着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心理崩溃”。

长得丑的姑娘很少有可能收到情书,可她们对自己“收不到情书”的这个事实有着属于她们自己的另外一个解释:“我才没有她们那么不正经呢!”

再比如,很久之前,我自己就是不怎么会说话的人,经常说话得罪人,经常说话不得体——可当时我对自己的这个缺点有着另外一个“理直气壮”的解释:“我这个人就这样,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只会直来直去……”

上学的时候,并不是所有成绩差的学生都自卑的,相反,他们通过自己的一套解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优越感:“别看他成绩不错,可实际上什么都不会!”或者:“我妈说了,现在成绩好的将来不一定就过得好!”

因为资本量级的差异是巨大地,甚至是很多人一生无法达到地,因此我们要尊重资本量级地差异。

因为资本量级地差异不是用金钱来衡量地,是用时间来衡量的。

因此我们要开始做这样的事情:

开始深刻地对待“积蓄”这个行为;

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开始认真投资自己(其实主要是时间与注意力);

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不成长,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开始认真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类的念头;

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于是不断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自己的思考模式;

这世界的财富分配不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基尼系数一直在不断增加。据英国乐施会 2015 年的报告分析,到了 2016 年,你只需要有 7.7 万美元(不到 50 万人民币)的财富,就已经成为全球前 10% 最有钱的人了;而若是你拥有 79.8 万美元(不到 500 万人民币)的财富,那么你就已经成为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的人了……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摆脱贫困”对那些肯思考,肯进步,肯琢磨,肯通过尝试不断纠正错误的人来说,其实并不难,“大富大贵”很可能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情,但,反过来看的时候,大多数人之所以穷,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真的只不过是思考质量不佳造成的——自己的大脑被自己逐步塑造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还是在自己全然无知觉的情况下。

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积蓄罢。别只盯着那数字,要学会用比例思考,要学会关注差异。

概念二十三 机会

机会其实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定地分析能力,效率极高的学习能力。到处都是机会。

gafata是一个机会。

甚至李笑来地专栏都是个机会。

订阅李笑来专栏地人,大概率都是有消费能力地人,这是钱流,订阅数量高达十六万,这是人流。知识是传递成本最低的东西,这是物流。

人流,钱流,物流机会都如此好的机会,那么一定是人才收割人头地最好机会。

而抓住这个机会的大概只有金马,婉不大,东方弘等。这些是多么明显的汇集人流的机会啊,剩下的十几万人都生生错过了。

但永远不要忘了:

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概念二十四 开始的条件(怎么样开始)

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开始。

就算不能真正地开始,也可以进行模拟。

模拟是对大脑地训练,也是为了更好的为未来准备。

概念二十五 预测

短期预测是十分困难的,长期预测却相对容易得多。

因此我们要避免短期预测,坚持长期预测,并且按照长期预测的方向成长,这样才能活在未来。

因此,方向更重要。指南针胜过地图。

概念二十六 贪婪和诱惑

很多人的贪婪,来自于无知。

当人们想要一个并不属于他们的东西的时候,那就是贪婪。可是,当他们那么做的时候,很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那么做是贪婪,很可能他们并不知道那东西原本并不属于他们,他们理所当然地以为他们“原本就应该”拥有那东西……

而贪婪会导致很严重的损失。

所以你能力的多少其实决定了你财产积累的多少。

概念二十七 先发优势

早本身不是优势。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所以你看, 早不早根本不重要,关键在于对不对,事实上,更关键的点在于,是否是长期对

概念二十八 全部押上

押上全部会影响心情,会影响注意力,而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

在“永远不要押上全部”的基础上,或者反过来说,“为了用不着押上全部”,实际上要做的最重要的功课是:我如何尽量提高我的胜算?最简洁的答案是“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 —— 最实际的答案是:“每周升级一个概念,就是比‘之前的我’思考质量更高一点”…… 耐心点罢。

概念二十九 定投

所谓的成功,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做的事情是对的,即便是效率差一点,结果也是好的;做的事情是错的,效率越高越倒霉。

所以坚持对于你认可的技能或者资本投资时间或者金钱 是好的。

我认可的技能:

只字不差的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和交流的能力

编程的能力

分析能力(人流 钱流 物流)

概念三十 长期

长期虽然是时间概念,但是在长期内不同人的成长会有天翻地覆地变化,如果我们按照人收获的财富来定义长期,那么我将得到这样的结论:

学习使人长寿。

正确策略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对比两张表格,同样是 10% 的年化收益率,在第一张表格里,要等到第19年才能做到 6.12 ,在第二张表格里,第4年就能做到 6.11……

所以

对能力越强的人来说,“长期”越短……

对能使用正确策略的人来说,“长期”更短……

对有能力在投资之外赚钱的人来说,“长期”更短……

每年追加一个单位的投资,百分之35的成长率。

增长百分之35的成长率。

概念三十一 双倍

把自己的同一段时间出售了两次:

一次出售给了老板 —— 而后因此获得了薪水;

一次出售给了自己 —— 而后因此获得了成长……

概念三十二 时间买卖

每个人都有两种时间买卖的模式:

一种是销售自己的时间,从而用自身地价值去换来钱。

一种是购买别人的时间,从而用钱去购买别人的价值。

然而,对一个不断成长的人而言,他终将被低估。卖时间终将不划算,特别是在没有了成长空间以后。买时间终将是划算的,因此,真正地牛人们最终都会选择购买别人的时间,从而获得成长。

概念三十三 写作

写作是深入思考问题最好地方式。

写作是互联网时代交流最好的方式。

写作是通往财富自由最好地方式。

写作地获取信任最好的方式。

所以为什么不写作?为什么不开始?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现在的脆弱?为什么不活在未来?为什么不选择相信自己的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写作地终极问题是 这些东西到底对读者有多少益处?如果没有益处那就不要写。

概念三十四 我的价格

价格不由成本决定,而是由需求决定。

而幸福感也取决于你被多少人需要。

所以,我们要挑最被世界需要地事情做。

人们有付费捡便宜的心理。

概念三十五 选择

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而对于选择而言,最重要地就是添加一个或者几个必要条件。

笑来老师已经罗列给我们了三个选择创业公司的方向:高频,刚需,大市场。

也举出来亚马逊创业成功地例子。

那么对于我们而言,如何选择自己地职业发展方向?如何选择自己的伴侣?如何决定考研与否?等等。

笑来老师都举出了一个通用地办法:

面对任何一个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 —— 当然要从小事儿练起),都可以拿出纸笔开始罗列筛选条件;

为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而后重新排序,可以是 1~5 分;

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 1 和 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

三十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因为还有下一步……

第二天再花三十分钟重新仔细过一遍 —— 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就可能重复更多次……

比如,对于我25岁在赚到100万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

身体 4

英语 2

职业选择 3

爱人 5

编程 1

对于身体而言最重要地是什么?

早起 3

每餐都吃 4

坚持锻炼 5

早睡 2

对于职业选择而言最重要地是什么?

大市场 3

刚需 4

成长空间 5

概念三十六 创业与生意

生意大抵上有以下几个层次:

满足温饱的生意;

能够赚钱的生意(温饱之外还有富余);

能够成长的生意(富余越来越多);

能够做到成长率不断提高的生意(这里包含着一个很多人从来都没想过的概念:成长率)……

当你研究一个创业点子的时候,能调用你的元认知能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成长率”验证之上,哪怕只不过用上一个小时去思考,最终你得到的结论,也很可能与国际上顶级投行的专家质量已经相差无几了……

成长率是评判一个创业公司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是关键知识点

所谓成长率就是成长加速度。什么样的公司可以成长加速呢?愿下不断折腾,不断学习,打造多维竞争力的公司。

概念三十七 如何提高成长率

1. 学习学习再学习(请回顾第 9 周的文章)

2. 学习更多技能(给自己添加更多维度,请回顾第 8 周的文章)

3. 长期持续(请回顾第 12 周的文章)

概念三十八 知识

知识 就是

我们可以简化地把“能否指导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简化为“是否有用”,这样也许更为简单明了。

评判知识的第二个维度是 长期 或者短期

评判知识的第三个维度是 是否有繁衍能力

于是,在学习的时候,“莫问前程但行好事”是最优策略,因为最终,肯定有个天然的回报:融会贯通

概念三十九 智商

智商是后期习得的,所以长期的概念非常重要。

操作系统跑起来,底层是概念与连接,上层运转的主要是什么呢?两样东西:

价值观

方法论

我们的概念定义都很简单直白: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不断分辨“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所谓的“方法论”就是不断思考“如何做?如何改进?”

价值观决定选择的质量(选择是人生头等大事)

方法论决定选择后行动的质量(行动构成人生)

所谓的智商,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定是“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长期努力终于解决问题”,也是很强的能力,实际上就是智商高的表现……)

于是我们的方法论也会因此发生变化,我们更容易接受之前提到过的事实:

刚开始肯定做得不够好,做得多了,做得久了,就会慢慢好起来 —— 至少好到足够好的地步……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没有任何一个时段比我当年在课堂上长期授课,更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智商”了 —— 为什么我会如此感受?

因为那个时候我天天都得干一件事儿: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他们看到的是什么?如果他们可以被分为若干类的话,那么每一类人看到的各是什么样子?

因为我有我自己的“授课评判方法论”:

看一个老师是否会讲课,就看他是否有能力在同一时间里,让不同种类的学生对某一问题达到相同的理解程度。

而这个过程中,本质上我只做一件事儿:“调整关注焦点”。不是“我觉得问题在哪里?”而是,“他们面对的在他们眼里究竟是什么?” 刚开始是很容易困惑的,“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知道你想什么!”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最初的笨拙渐渐消失,各种灵巧逐步“自动出现”,在课堂上,甚至可能只因为学生一个细微的表情,我都猜得到他的困惑究竟来自于何处,又基于他怎样的底层思考……

于是,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经常花时间“设身处地”地从他人角度思考(暂时把关注焦点从自己身上挪到他人身上),绝对是提高“智商”的快捷方式……当然,很多人把这个叫做“情商”,我个人觉得自己并不需要这个概念。

所谓智商,其实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1. 最底层是概念及其关联;

2. 再上面一层是价值观与方法论;

3. 再往上则是践行……

概念四十 速成

快速成功不可能,但是迅速入门是可能而且非常有必要的。

而快速入门的技巧就是 最少必要知识

学会了最少必要知识

剩下的就是 执行

1. 认识字母

2. 认识音标

3. 会查词典

4. 懂基本语法

5. 会查语法书

6. 会用 Google 搜索引擎

好了,这些都会了的话(其实,初中毕业之后的我们,事实上确实都会),“入门”已经彻底完成了,再下一步,只剩下所谓的执行,一个字而已:

用!

但在快速入门时要注意

学习能力也好、执行力也罢,最终的核心只有一个:

刚开始的时候,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

讲到这里,可以重提我对“执行力”的一个定义了(其实我对“执行力”有很多个定义):

看一个人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是否持续地做……

做生意也一样。很多人都有开店的梦想 —— 虽然,那在我们的分类里,只不过是比较初级的创业。开店的结果,1/3 的概率赚钱,1/3 的概率维持,1/3 的概率赔钱,这貌似并不是智商能够决定的结果,因为只要是人,总有想得不周到,甚至想错的时候。第一次开店失败了,那就不再开了吗?第一次开店很辛苦,没怎么赚到钱,那就不再开了吗?很多人,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真的是这样的,马上得到一个结论“唉,我可能不适合干这个……” 然后呢?然后人生就那样了。

我身边的朋友若是想要开店的话,我都是鼓励态度的,原因很简单:我觉得这是起步做生意的一种常见途径(事实上,在我眼里,连上班都是做生意,因为同样在出售自己的时间嘛!),顶多,我会给上一个最具价值的建议:

你要给自己输两次的机会。(也就是说,要拼倒那两个1/3……)

概念四十一 是什么让你走到最后

终究有些人走到了最后,可更多的人(比如那些最终觉得“然并卵”的读者)究竟错在哪里了呢?或者说,他们究竟差在哪儿呢?

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在于:

他们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

任何工具都一样,一经熟练使用之后,都会被大脑“内化”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在大脑里,有一些原本不存在的神经元间联接形成并固化,直至无法消失。

除了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

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

不过,在这里,我觉得“耐心”这个词不太准。对于痛苦,大家都没有多少忍耐能力。被描述为“有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能看到希望;反过来,被描述为“缺乏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绞尽了脑汁”也看不到半点希望。所以, 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于是,“至少习得(熟练、精通)一个技能”,其实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的习得(熟练、精通)之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最终能够到达重点的根本 —— 有过经验,所以有能力、有资格“心存希望”。

有一次,毕加索在咖啡厅里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在餐巾上画了起来。邻座有个女人看到了,觉得他画得真好!几分钟后,毕加索咖啡也喝完了,准备走了,于是,准备扔掉那条餐巾 —— 那女人开口说,“能把那餐巾给我吗?我出钱买好了!” 毕加索说,“当然可以了,那你要支付两千美元。” 那女人懵了,“啥?!你画那东西只不过用了两分钟而已!” 毕加索回答道:“夫人,并非如此,那耗费了我 60 年。”

所以,希望就是,相信明天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好

概念四十二 鼓励

我们都清楚

一切的进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切的进步在起点上只不过是“愿望”而已,实际上的进步是需要行动支持的,不仅需要行动,还需要长期持续的行动 —— 即,在“肉眼可见的飞扬”发生之前,还需要很久的时间。

于是,当你“表现自己”、或者尝试着“证明自己”、甚至不小心“好为人师”的时候,本质上来看,你在用尚未发生的结果去表现,去证明,于是,从更深层次的视角去看,事实上是你自己在 “占便宜”  —— 你在用未来不一定产生的结果刷现在的存在感…… 要知道,即便你长期持续行动了,也还有可能仅因为运气不好而并未获得预期的结果呢!

你要给自己洗脑了。再遇到向你泼冷水的人,再遇到说风凉话的人,哪怕是再遇到背后坑害你的人,你再也别那么肤浅地把对方定义为“坏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来分析,是你自己做错了,是你自己让人家不开心了,是你自己“占便宜未遂”。虽然他们也不一定是好人,但你自己确实有错,而且还错得不浅。

让别人不开心,是自己不对,自己不周到;

一切的“进化”(你看,我甚至不再用“进步”这个词了)都是长期之后的未来结果,不是今天能拿出来展示、证明的;

拿尚未发生的事情说事儿讲理尽管不一定错,但通常不会被正确理解;

人们不理解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不会支持你;

证明自己是没必要的,做到了无需证明,没做到证明是徒劳;

自己给自己引发很多攻击不仅是愚蠢的,更是致命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默默完成进化。

人微言轻永远是有道理的。

所以要更有耐心,也相信命运,更相信自己的努力。

最初的策略很初级:做一只欢乐的兔子。事实上,乐观并不是天生的,乐观是一种选择,是一种能力,一种相信明天会更好的选择与能力。我猜你早就观察到了,我们身边总是有那么一两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笑嘻嘻乐呵呵的,做什么事情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是垂头丧气一会儿就过去了,然后依然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欢乐地活着…… 我发现他们都很招人喜欢,反正,我很清楚,我自己也很喜欢这种人。

我要成为这种人。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我帮助很大,因为我知道一切的欢乐,其实只不过都是多巴胺分泌水平处于平均以上的结果,于是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多学习、多运动,自然而然人就开心起来了!

当然还有辅助的方法:在人群之中寻找那些欢乐的人,与他们为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终于找到了升级的策略,更有效的策略:成为一只励志的兔子。当然不是那种你以为的成天宣扬成功学的兔子!而是,成为一个鼓励一切人的人。理由也很简单,既然自己那么讨厌被别人泼冷水,被别人说风凉话,被别人暗中陷害,自己就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成为那样的人;

不仅如此,还要站到他们反面,成为一个善于鼓励他人的人。

鼓励,绝对是这个世界的稀缺资源 —— 我相信你早就有深刻的体会。如果你是个善于鼓励他人的人,那么起码直接会获得两个好处。首先,你身边的人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你,谁不喜欢拥有稀缺资源的人呢?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你不断鼓励他人,随着你不断看到因为你的鼓励而继续前行的人终究获得了他们期待的结果,你自己会慢慢变成一个无需他人鼓励的人 —— 因为你自己早就变成了正能量本身。这后面的结果实在是意外惊喜,也实在是个极度惊人的意外惊喜。不信你就试试看。

一路走过来,另外一个策略也自然而然地形成:即便成了豹子,也不应该欺负兔子。因为这个“丛林”本身也在进化。过去,丛林里确实是常常是你死我活的局面,现在呢?现在丛林也变了,发展太快了,机会太多了,相互捕食已经变得“成本过分高昂”,还不如自己忙活自己的呢!这就好像几千年前人类发展了农业之后,战争就自然而然地减少了许多个量级一样,这也像科技发展到今天,和平成了刚需一样。并且,只有输赢对立时代过去了,双赢、多赢的局面与机会更多更频繁,于是,大家的价值观都发生了变化,只要聪明一点,都能找到“独善其身”的位置。

概念四十三 认知升级最重要的是做到

我想,能够真正用来变现的,事实上是“认知差异”:

面对同样的信息、知识、现象、事实、数据等等;

人们不仅对它们的认知不同,比如,有少数正确的,有大多数不正确的 —— 这里有差异;

而且,即便是在认知正确的群体中,还有认知高度、认知深度的不同 —— 这里还有差异。

概念四十四 学习能力是人生的作弊器

其实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判断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进阶,无非三个阶段,或者说,处于不同阶段的人,处于不同的境界:

能学会有人手把手教的东西;

能学会书本上所教授的技能;

能学会没有人能教授的技能……

走入第三个阶段,实在是太难,教别人走入第三个阶段,不是不可能,但也确实很难 —— 因为难点在于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理解第三个阶段中的重点。但若是非要简单说,也不是不行 —— 看读者悟性了,因为真只看字面的话,以下的关键就好像是谁都会的事儿一样:

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技能;

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儿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相信自己一定会通过践行而进步;

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

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绝对不能跟笨蛋斗气,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生命……

别说没人教你了,你甚至干脆就找不到任何一个能够和你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的人 —— 因为凡事儿只要逻辑足够严谨,就很可能是会引发绝大多数人的反感,谁愿意被证明自己想错了呢?谁愿意承认自己不会思考呢?谁在自己被证明思考质量差的时候不会一时恼羞成怒呢?甚至,有几个我格外亲近的朋友,在我主动和他们深入讨论问题时差点彻底吵翻 —— 那时候我年轻,他们也年轻,各自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也不明白理智才是最好的情绪…… 挣扎了好几年才反应过来,逻辑严谨,思考缜密,研究深入这事儿,只能靠自己,只能完全由自己操作,甚至连讨论都是耽误事儿的。

2011 年的时候,谁都觉得这事儿“太离谱了”!没有任何一本书,甚至连有点质量的文章都没有,只有一个匿名者(Satoshi Nakamoto)发布的白皮书。其中涉及到数学、加密学、拓扑学、金融学、编程、分布式运算、芯片设计、网络管理(事实上背后还有隐含着的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 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专业” —— 要知道我在大学里的专业是会计!

概念四十五 投资世界的基本技能 趋势判断

要了解趋势,要先了解周期

周期 ,是理财投资活动中最为关键的考量因素,是开始实践之前必须学习、研究、掌握、遵循的理念和现实,可惜却总是被忽略。这也是市场上大多数理财书籍中干脆不提,或者放在最后一笔带过,实际上却是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知识点。

这种描述尽管有时候还算很管用,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肤浅的、危险的。因为一个上升趋势要加上一个下降趋势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而实际上, 真正的趋势常常需要在多个周期(至少两个)之后才能真实展现。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至少两个周期就可以判断趋势。

概念四十六 投资的世界——镜像世界

成功=技能+运气

通过体会我们不难发现,任何事情想要做成都有技能+运气地成分,但很多人却不能发现,其实任何事情运气和实力所占地比重是不一样的,甚至截然相反。因此称之为镜像世界。

所以,这就是两个镜像的世界。同样是你,学习与生活中,可能身处 “左侧”(更多依赖技能的那一侧) ,在投资中,却身处 “右侧”(更多依赖运气的那一侧) 。你只要稍稍启用一下你的元认知就明白了:

在左侧运用右侧的策略是不恰当的……

在右侧运用左侧的策略甚至很可能干脆是致命的……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对努力勤奋的理解。在左侧,努力勤奋是上等策略,而在右侧,努力勤奋事实上是无效策略,因为努力勤奋对运气的影响可以干脆忽略不计。 在投资的世界里,赚钱不靠努力的,“什么都不做”不仅是最重要的事情,还是最难做到的事情呢!

与此同时,在左侧世界里,你与他人讨论是很容易的,因为越往左,不确定性越小,于是,讨论的方向结果通常都很确定 —— 在这样的时候,讨论的价值是巨大的。可在右侧的世界里,你就会发现与人讨论很困难,因为越往右,不确定性越高,乃至于很难多方同时正确地理解真相,更不用提仅用语言这个模糊的工具达成最终意见的一致了 —— 所以,在投资领域中,“众包”事实上并不靠谱,那是在左侧世界里极其有效在右侧世界里完全无效的策略。

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世界里,所有聪明人对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看情况” —— 即,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所有笨蛋都希望找到一条唯一的真理不仅适用于自己,还适用于全人类(他们忘了肯定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星系和生命存在),不仅适用于昨天,还适用于今天和明天,不仅适用于某一个领域,还适用于所有领域的“真理”…… 历史上,从来没有人在这方面成功过,因为这个追求本身就是愚蠢的,不仅愚蠢,还是实际上基于懒惰的愚蠢。

你要学习的,不仅仅是那个你刚刚进入的、刚刚开始了解的右侧世界,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在两个世界里来回自由地穿梭 —— 你能开左舵车,你也能开右舵车。在左侧世界里,遵守左侧世界里的规则,运用左侧世界里的策略;在右侧世界里,遵守右侧世界里的规则,运用右侧世界里的策略……

最终你会发现这倒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只不过,过去没意识到自己应该了解两个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当然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自己也可以在两个世界里频繁穿梭。

来回穿梭得多了,最终你也会多少有些解脱,因为并不是所有“截然相反”的东西都会让你产生各式各样的不适应,并非所有“截然相反”的东西都那么重要,到最后只有少数“截然相反的东西”你必须 100% 重视。而且,偶尔你也会发现一些两边竟然可以通用的原则,那是幸福感破门而入的感觉。

概念四十七 做个精明的时间买卖人

为别人打工是一份时间卖一次。

为别人打工的同时,为自己打工,是一份时间卖两次。

然而,一切的内容制造都是一次时间卖好几次甚至几百万次。

那么如何制造出好的内容,其实至关重要。

而李笑来老师分享了他如何制造出好的内容:

我的出发点是“就算我不是很厉害,我能不能卖得很厉害?”所以,我的思维是截然相反的,我认为如果读者不买,那肯定是我自己做错了什么。并且,我不仅是销售,我从一开始就明白我必须使用“产品思维”去考虑,产品思维里最重要的思考是什么呢?说穿了就很简单,不说穿,就是一张彻底蒙蔽你双眼的窗户纸:

刚需

对,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刚需 ——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为重要了。若是你的产品是消费者的刚需,即便做得不足够好的,人们也会买;刚需么,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如果你的产品并不是消费者的刚需,无论做得多好,买的人也不会太多。一切的其它能力、其它品质,都在在此之后起作用的,不做刚需产品,剩下的无从谈起。

但是刚需分为两种:一种是读者以为地刚需,一种是真正的刚需。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一件事情做两次,一次为满足消费者地刚需,一次为满足自己地刚需。

可是,我选择了词汇书 —— 因为它是消费者心里真正以为的刚需(请认真注意我的每一个字的措辞)。而后就是“我自己要对得起自己”的过程了。我运用我的计算机技能写了自动化脚本,运用我在大学里会计专业中学会的统计概率知识,在我自己创建的 TOEFL 真题语料库里进行分析,最终挑出 2142 个词汇…… 这些单词全部掌握了,剩下的靠“跳、换、猜”基本全部能够搞定 —— 考试么,考的就是这种能力。

各种渠道正在爆发式地增长。比如,苹果的 APP Store,微信的小程序,都是程序员“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的绝佳渠道。微信的订阅号,培养了无数的作者,给更多的文字工作者更多的机会,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国外甚至出现了基于区块链的版权确权与分发的系统(比如 steemit.com),靠创作赚钱,赚大钱,已经是越来越多的人的机会。

希望掌握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人,牢记一个概念:

刚需

还要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概念:

消费者以为的刚需

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么多年的过程里,一直认真研究心理学的原因,我们不仅要理解别人,还要理解整个主要由别人构成的世界 。不仅要理解它,还要与它融洽地相处,跟它做朋友,跟它共同成长……

还有个思考,就是为什么我会避免选择在服务行业从业?因为服务行业的问题在于,身处其中的人,几乎完全没办法运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你的时间貌似在那里永远只能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 这对我们这种人来说,实在是太可怕了。即便是最初的时候没办法从事了这个行业(我自己不就当过老师吗?又,谁刚开始的时候没有“没办法”的时候呢?),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在恰当的时候跳出来,摆脱不能更多运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尴尬。

而希望启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的人,从一开始就要训练自己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在意完成任务的机械工作能力。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更明显地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

一切没有创意的工作,都可能很快会被机器替代。

那怎么办?虚一点的说法是“重视教育”,实在一点的说法是“ 要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 —— 而这恰恰是这个专栏最核心的主旨。

概念四十八 更高级地个人商业模式

购买别人地时间再卖出去。

创业和投资,事实上就是第三种商业模式。你自己做老板,招聘一些人为自己做事,本质上就是购买了那些人的时间,而后,你再利用你购买的这些资源创造点什么,产品也好服务也罢,然后再卖出去…… 而投资人购买的本质上还是时间,只不过是创业者的时间(也可以说是“更有能力的人的时间”)的一部分,而后再想办法卖出去。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投资人非常看重创业者的素质,而后才去看创业者所选择的方向”了。

时间与精力都是一样的,具备排它性,用在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用在那里就没办法用在这里…… 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最终在某个领域成就非凡的人都显得有点“弱智”、甚至看起来“生活不能自理”的重要原因,他们关心的,不是那些生活琐事,他们关心的是更重要的事,其中必然包括自己的不断成长 。

成长的方法是什么?几乎只有一个答案: 学习 。有意义的人生之中,貌似没有什么比这两个字更重要的了。习得每一个技能,都是给自己赋能,让自己拥有更强的能力。拥有更多的技能,就是拥有更多维度的能量。人之所以能够进步,之所以能够成长,就是因为学习能力,甚至,在我的世界里,我把学习、进步、成长,统一称为“ 进化 ”。

形象地讲,每当你习得一个新技能的时候,你就进化成了另外一个物种 。你学会了开车,就进化成了腿更长的物种;你学会了外语,你就进化成了视野更广的物种;你学会了演讲,你就进化成了嗓门更大的物种;你学会了写作,你就进化成了声音更有穿透力的物种;你掌握了统计概率理论,你就进化成了更能看清本质的物种;你习得了统筹方法,你就进化成了“三头六臂”的物种,就能比别人多做很多事情;你深入研究心理学,你就进化成了更准确地理解整个世界的物种;你透彻悟透了现代金融理论,你就进化成了当前这个金融时代里最受恩宠的物种……

于是,逻辑非常清楚:

既然你的目标是“ 终归有一天不再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

那么你的行动就应该是“ 想办法合理地逐步减少自己出售时间的数量 ”;

而方法就是“ 能用钱换时间的时候尽量用钱换时间 ”;

进而,省下来的时间全都“ 投资 ”到自己的持续进化上去……

所以我们要学习 如何学习 再 学习。

概念四十九 人生地终极问题

人生地终极问题是什么?

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

这是我过去许多年来最有效的思维武器,我都记不起来有多少次用它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了 —— 反正,总是“一刀砍下去,结束战斗”,很难想象吧?过去我们在各个文章中都提到过这个终极问题,今天我们就花时间把它掰开揉碎,看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用这个武器。

当年人家考托福,是为了出国,我去考托福,是为了去新东方当老师 —— 我需要一份收入相对高却又稳定的工作,因为父亲躺在病房。想去新东方当老师,我以为,一定要先有个好成绩,于是,就开始研究托福。所谓的研究,本质上来看,就是这“一把刀” —— 研究“什么最重要”?从“什么更重要?”开始问起呗!

嗯,单词量很重要!有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的呢?一定有,为什么一定有呢?因为我发现有些单词,无论如何都是你在下一次考试当中不认识的 —— 因为那是设计出来的考试呀,找几个你必然不认识的单词放在里面,实在是太容易、太基本、太必须的了!比如 Phlogiston 这种单词,即便是美国人,偏科一点,不喜欢化学,估计也不认识这个单词呢。那什么更重要呢?琢磨来琢磨去,这个考试考的不是单词量,而是用基础词汇量揣摩出上下文逻辑的能力…… 这一刀太狠了,别人整天以为考个试要一万两千个词汇,我可好,随便通篇搞定了10 篇托福阅读文章之后,就开始研究上下文逻辑去了,为了托福考试,竟然没有专门背过单词!并且,还拿了个很高的成绩。这一刀太狠了!后来当上老师之后,把这个思考结论写成了一本书,《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迄今为止卖了许多年,并且通过这本书,跨过了“财富自由的里程碑”……

带团队也一样,我曾苦恼于自己缺乏“管理能力” —— 刚开始我也认同这一点,因为许多年来,我确实是一直在单打独斗的那个人。后来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还是那“一把刀”。我花了好几年去琢磨,在带团队这件事儿上,什么更重要?最后得到的结论是:

选一个发展迅速的事儿做最重要。

如果团队正在做的事情发展迅速,那么即便是大家各自都有缺点,又怎样呢?反正大家都很忙 —— 忙着发展,忙着打仗,忙着救火,甚至忙着数钱,哪儿有空想别的事儿啊?可如果团队手中正在做的事儿发展极其缓慢,那各种问题就都出现了,而且还会被放大着起作用…… 于是,在决定带团队之前,我会穷尽我所有的精力去琢磨,他们到底做什么才能发展最迅速?如果琢磨不出来,我干脆就不做了,如果琢磨出来了,我就知道,那一刀已经结束了战斗。

后来完全是误打误撞进入了投资领域,当时还不知道自己一脚跨进了一个镜像的世界,当时自己的操作系统里还没有左侧世界、右侧策略等概念,当然是各种跌跌撞撞,各种头破血流…… 于是,经过一段实操之后,我又把那“一把刀”亮了出来,开始躲在家里琢磨:

什么更重要?到最后,什么最重要?

结论是:

买到可维持长期成长率的可增值资产之后,一直握着 —— 不动最重要。

这么多年来,我只看到一个素质比什么其他素质都重要:

干一行爱一行。

这是我们人类的基因设计:

你只能做好你热爱的东西;

你不可能做好你讨厌的东西……

爱与不爱,貌似是“前置条件”,可这种理解绝对是肤浅的 —— 你以为自由恋爱的婚姻就一定幸福吗?你以为这世上就没有先结婚后恋爱然后幸福得很的家庭吗?你看,爱与不爱,并不一定是前置条件。

而人群之中,竟然就是有少量的另外一个物种,他们很厉害,因为他们无论干什么,到最后都能爱上什么!有能力爱上,就有能力持续去做,若是能够持续去做,怎么可能做不好?我对执行力这个东西,有另外一个定义和判断:

看一个人是否有很强的执行力,只要看他在做得不好的时候会不会继续做下去就知道了……

你想啊,不喜欢做的话,怎么可能接着做下去?不热爱那事儿的话,又怎么可能不半途而废?所以啊,执行力这个东西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热爱程度,爱到无以复加,就无人可以阻挡,也没有任何挫败可以让他放弃。

之前提到过,我无论做什么事儿,学什么东西,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它赋予极大的意义,如此这般,我就把“坚持”和“毅力”之类的概念都从我的操作系统当中删除掉了。我还有更狠的策略:

我事实上在与我的每一个技能谈恋爱。

呵护她、关心她、哄她开心,跟她一起 High…… 爱得要死要活,你想拆散我们?没门!

在投资领域。

于是,我们的结论应该改进了:

人 > 内容 > 幻灯片设计

简言之,最重要的是人 —— 你要做的更重要的事儿是,“成为能说那话的人”!十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网上,题目就是《成为能说那话的人》—— 因为我发现人微言轻,若你自己是个举足轻重的人,那么你的话就会被重视,否则,就会被忽略…… 于是,不是幻灯片不重要,不是内容不重要,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

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去问自己,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从而去延伸我们地作品。

概念五十 原则

在是否有原则的问题上,其实非常简单:

有系统原则>只有零碎地原则>没有原则

Ray Dalio 是真正的神人。

Ray 的成功秘诀是什么?他在《原则》中做了真正“言无不尽”的描述。核心是这样一句话:

我们必须渴求真相,要渴求到为了换取真相甚至不惜被羞辱的地步。

李笑来分享了一些他地原则:

永远只选择鼓励他人

绝不与他人公开争吵

相信试错常常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相信 “教” 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长期保持耐心才能看到最后的结果

做了再说,而不是说了也不做

概念五十一 提问

学霸往往是能够问出好问题的人。

好问题地背后其实深藏了许多道理:

首先,这个问题一定无法通过简单的搜索就得到答案。比如某个单词的意思,某个地区的人口之类的问题,一看就是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解决的。能够提出这种问题的人,一定是个怕麻烦的懒人,而成为学霸的第一步就是不怕麻烦。

其次,这个问题有充足的背景信息支撑。做足功课的学霸会把问题定义的非常清楚,问题发生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涉及到什么样的概念,尝试过的解决方法等等。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师们不想回答,而是学生们连基本的范围都没有限定好。比如“应该去大城市工作?还是去小城市工作?”这种问题的答案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看情况 。要把问题的背景信息限定好,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对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一个好问题不会是纯粹的索取。一个好的提问者所秉持的姿态更接近与“讨论”,而非“索取”。而这方面最直接的体现是,他会用选择题的方式提问,而非简单的开放式。或者说即便是开放式的问题,其中也一定会加入自己的思考选项。比如“我对xxx有些疑问,现在想出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xxx,二是xxx,老师觉得哪个方法可行?老师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同时一个提出一个好问题其实也有很多方法:

1能搜索就不问

2知道自己提问地目的

3尽量提供选择题

概念五十二 执行力

其实执行力地概念非常简单,所有人也都明白。但是却很少有人可以真正地执行。

我们都非常擅长将不必要的事情坚持到底。

原因是我们每个人都有多个自我

我们的身体里有不止一个自我。

为什么是公开的秘密呢?因为关于我们的身体里“好像”有不止一个“自我”这事儿,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只不过,长期以来没有足够合理精准的解释。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和斐德罗就讨论过这事儿,柏拉图做了记录。苏格拉底很聪明,他相信聪明人是不用记录的,只需要用脑子记住就可以了…… 幸亏柏拉图觉得自己笨,于是,把苏格拉底的对话都记录下来了……

他们当时认为,人的灵魂有三重本质,还为此画了一个图,一个骑手,驾驭着一辆由一黑一白两匹带着翅膀的马拉着的战车。黑色的马代表欲望灵魂,白色的马代表意志灵魂,而那个骑手,代表理性灵魂,他要驾驭着这两匹神驹勇往直前……

在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弗洛伊德把这个类比改头换面,其实就是很偷懒地换了个不一样的类比,说,完整的人格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不说他了,没必要。

到了最近的二十来年,有一个科学领域迅猛发展,叫做脑科学。现代科技让我们有了足够的科学技术去研究我们的大脑构造和运行机理,乃至于我们今天对我们自己那个好像是天然的精神分裂症状有了彻底清楚的解释。

我们人类的大脑分为三层,最里面的那一层,在爬行动物时代就发展好了,我们不妨把它称为“鳄鱼大脑”,它用来指导我们的身体完成各种应激反应,就好像鳄鱼那样。鳄鱼只有这一层大脑,它们没有情绪,没有理智,只有 5 种应激反应,都可以用 F 开头的单词描述,就在地球上生存了这么多年:

1.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同性,且并不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ight!

2.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同性,且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lee!

3. 如果入侵者是同类,异性,那么,Fuck!

4. 如果入侵者不是同类,管它是同性还是异性,只要不比自己更强壮,那么,Feed!

5. 如果以上皆不是,那么,Freeze……

而我们人类的第二层大脑,在哺乳动物时代就发展出来了,我们不妨把它称为“猴子大脑”。简单来讲,这一层大脑用来生成各种情绪,包括最基本的恐惧、兴奋等等,这样的情绪,实际上是对各种外部刺激的高级综合反应,感受到危险要产生恐惧,以便迅速逃离;见到猎物要足够兴奋,以便身体各个部分协调起来足够有效率…… 顺带说,你看,家里的宠物虽然没有理性,但有情绪,它们也会开心,也会难过,也会兴奋,也会害怕……

人类最终发展出了几乎独一无二的第三层大脑,学称为前脑额叶,不夸张地讲,一切的人类文明,都建立在前脑额叶之上或者之中。

每个人都经历过很多次“突然之间大脑一片空白”…… 你知道那时候你的体内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大抵上是这样的:

我们的脑细胞活跃是需要大量能量的,比如氧分,比如血糖……

我们的心脏位置决定了大脑所需要的能量,最先输送到最内层的大脑,即,鳄鱼大脑,然后才能到猴子大脑,最后才能抵达人类大脑,即,前脑额叶区域……

当我们突然受到惊吓,或者突然情绪激动的时候,最内两层的脑细胞最先活跃起来,用掉了大量的能量,因此最外层处理理性的大脑区域完全没有能量供给,于是,只能“暂时休眠”…...

所以,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去解释,所谓更为理性的人,其实只不过是前脑额叶区域相对更为发达。

这样来看,苏格拉底、斐德罗、柏拉图那帮人的直觉是很惊人地准确的。那个黑马,对应着“鳄鱼大脑”(直觉),那个白马多少有点不那么准确地对应着那个“猴子大脑”(情绪),而那个骑手(理智),则好像很清楚地对应着那个“人类大脑”(理智/元认知)……

再进一步,要明白,黑马有黑马的用处、白马有白马的用处。 它们相互之间,不仅谁都不能消灭谁,并且恰恰相反,它们之间是相互需要的,离了谁都不行!也就是说,直觉有直觉的用处,情绪有情绪的用处,元认知有元认知的用处,它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得好才厉害。以下的理解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深刻理解: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因此最简单地方式就是不断打磨骑手(我们地理性思维),让情绪和直觉为执行力强地骑手服务。

很多人对教育只有肤浅的理解,当然也不可能对自我教育有正确的理解。人们总是误以为告知就是教育,误以为知道就完成了自我教育,殊不知那是最肤浅的步骤。他们完全忽略了另外两个重大的环节:内化与生产。

于是,最终,没有产出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 这就是为什么过往的教育总是失败的根本原因。自我教育失败的原因还是一样的,你不生产,你就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能识字,能看书,却什么都做不出来,有比这样更废物的吗?

我一向认为,想明白的人都有很强的执行力,执行力这个东西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只是“想明白”这个动作的自然结果。而一切的“半途而废”,最合理的科学解释也是最朴素的解释:重复与应用的次数不够,内化过程没有完成,大脑皮层沟回构建失败,应该建立的神经元间的联结不够强乃至于断掉,回到了原本没有联结的状态……

执行力差的另外一个解释,也是更重要的解释,却已然是早就讲过的了 —— 执行力强的和执行力差的,他们不是同一个物种,他们并不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他们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物种,生活在各自截然相反的镜像世界里。你觉得累,并不见得说明所有人都觉得累,有另外一个物种到健身房里跑步,大汗淋漓,然后精神焕发;你觉得无聊,不见得所有人都觉得无聊,有另外一个物种兴致盎然地干着你完全不能体会到快乐的事情;你觉得辛苦,不见得能证明所有人都辛苦,有另外一个物种不吃不喝也要做完,谁敢拦着他他就跟谁急!

想要提高执行力?进化成另外一个物种就可以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那根本就不是逐步提高的过程,而是从零到一瞬间满血的状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24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192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5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69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7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3评论 0 257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27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0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6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9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8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99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