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8月8日,刘若曾出生于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刘弄村,家境殷实,家有农田15亩,手工业织布作坊一间。父亲刘伯持,早年就读于武昌,学习法律,曾任湖北应城膏盐局局长。母亲胡氏,出生于官宦人家,大家闺秀。祖父刘弼丞,日本法政大学毕业,同治年间官居5品。祖父认为其父刘德福时代,乃刘氏家族“顶盛”时期,很是希望孙辈能继承曾祖的事业,光耀门楣,故而为长孙取名“若曾”。
祖父对长孙寄予厚望。六岁时,便开始教刘若曾读书学习,最早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识字卡片,全套三千字,后又学习《三字经》、《共和国国文教科书》等,还学习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小学历史等基础知识。
1922年夏,10岁的刘若曾,随祖父来到武汉投考国立武昌高等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13岁小学毕业。这所学校有教国文的陈潭秋和张朗轩、教历史的钱介磐、教算术的江子麟,他们在学生中传播革命的种子,使刘若曾幼小的心灵受到启发。国文老师敢于革新国文课本,放弃当局教材,自己铅印《卖柑者言》、《圬者王承福传》等课文,启发学生认识社会、认识劳动者、认识真理,甚至在校园中传唱“啊!曙光在前,同志们奋斗!”的共产国际歌。
1931年2月,刘若曾报考了湖北省立师范学校,除了完成学业,他常读《中学生》、《世界知识》,还认真阅读了《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屠场》、《煤油》等进步刊物。1934年1月省师毕业,也曾在武汉任教代课,也曾在汉冶萍厂矿小学任教,也曾执教于振德教会学校。1935年9月,前往上海投奔伯父刘伯垂。
由于刘伯垂是早期的马列主义者,在其熏陶之下,刘若曾开始学习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1937年10月,刘若曾带着伯父的教诲返回武汉。时值抗战爆发,他参加了武昌战时青年训练班,聆听了邓颖超、董必武、张爱萍、钱俊瑞等人的授课,相对系统地了解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群众运动与群众工作、统一战线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结束后,他便参加了武昌青年救国团,常去龙神庙街人力车夫工会,给工人读报、讲时事。1938年6月,经伯父刘伯垂好友赵畹华的引荐、董必武的保荐,在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办了手续,来到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的陕北公学分校,正式投身于革命。
1938年12月,经张时杰、吴明介绍,刘若曾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鲁迅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兼班主任。1939年夏,刘若曾在边区师范任教员,讲授地理课。1940年初,成立了陕甘宁边区第三师范(简称三师),刘若曾任教导主任。1944年5月,延安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前身)从延安搬迁到陕西省定边县和“三师”合并,取名“三边公学”(简称“三公”),刘若曾先后任副校长、校长职务。
1946年春节,刘若曾到毛泽东家里拜年,主席在延安住的窑洞是办公室兼卧室,在办公桌前,主席热情接待了刘若曾,两人从工作谈到生活,临别时,主席拿出两张照片送给刘若曾,在个人照上还亲笔题写了“毛泽东”三个字。1947年12月,刘若曾任延安大学教育班副系主任,后任延安大学附中部副主任。
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刘若曾任第四部主任、第五部代主任。1952年夏,刘若曾回武汉探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姜杰女士,历经半年时间,两人于1953年春结婚。1955年儿子建辉、1958年女儿建煌先后出生。
1953年6月,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更名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刘若曾任副校长。1954年底,西北政法干部学校更名为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刘若曾任校长。1958年8月,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安政法学院,刘若曾任党委书记兼院长。1961年1月,刘若曾调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由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书。1970年8月调入西安交通大学,任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9年9月,刘若曾任陕西省教育局局长。1980年10月,68岁的刘若曾,结束了42年的西北革命生涯,调赴华中师范学院任院长、党委副书记。
1984年3月,刘若曾因年龄原因退居二线,任华中师范大学顾问。1989年3月,国家教委党组同意刘若曾离职休养。1992年12月9日3时,刘若曾在武昌梨园医院逝世,享年80岁。刘若曾忠诚于党的事业,在教育领域工作了一辈子,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所需要的人才,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正是:“犹忆金戈铁马难忘绛帐经筵投革命奋斗终生勋名垂鼎彝仪型共仰;几番露夜霜晨多少神谋心画兴教育捐输全力桃李满秦楚德泽同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