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说爱专题周刊稿】
** 1.嘿,这么巧,我也喜欢这本书。**
图书馆里,F区的一头,米璐,背着浅蓝色小背包,戴着耳机,在一排排书架之间穿梭。
F区的另一头,程一,白色T恤,浅灰色牛仔布裤,戴着耳机,在一排排书架间穿梭。
F区的最中间那排书架最中心位置,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最后一本安静的立着。
米璐从这排书架的一头跟着书的编号走到中心区,这排书架对面的另一头,程一也跟随着书的编号走到中心区。
一本书,两个人,刚刚好,两只手同时触碰。
嗨,这么巧,我也喜欢这本书。
是啊,好巧,我也喜欢。
要不你先看吧,两人同时脱口而出。
男的说,还是你先看吧,你看完再借我看,你看行吗?
女的问,那,谢谢你,可是我要怎么交给你。
男的回,我每天都会来这里学习看书,你看完来图书馆就能找到我啦。
好的,谢谢你。
两个人就这么隔着一排书架交流着。
这便是米璐与程一的初见,双方都没有询问姓名,也没有留联系方式,约定的方式便是图书馆的再相遇。
** 2.书我看完了,你还在等吗?**
因为答应了他看完要把书交给他,所以米璐必须尽快把书看完,可不能像以前那样,霸着书,三天翻两页,兴致来了才看。况且这本书米璐是真的很喜欢,也想快点读完。
于是平时课余时间,只要一有空米璐就捧着张嘉佳的全世界,投入到书的故事中。一个星期的时间,米璐便把整本书仔细的读完了。其实还想再看一遍,可是一想到那个陌生的他还在等着,米璐只能不舍的再次来到图书馆的F区,以便把书交给他。
** F区的某处,他果然在。**
安静的图书馆里,F区是图书馆比较靠角落区域,来这边看书的人并不多。
一张大桌子,一个人,两本书,一台手机,一副耳机,他就那样安静的戴着耳机听着歌投入的看着手中的书,没有注意到她的出现。
米璐不得不承认,第二次见面却是第一次仔细端详对方,他认真看书的样子真的很好看。
米璐走到他坐的那张桌子对面位置,小声说:嗨,你要的书,我读完了。然后顺势把书递到他面前。
也许是声音太小,直到米璐把书递到他眼前他才稍稍抬起头。
米璐把书本放到他那一边的桌子上,轻轻推开椅子坐下。一举一动尽收程一眼底。
程一微笑着说:这么快看完啦。
是啊,怕你等太久。米璐一边从背包里拿课本一边回答他。
程一一直微笑着看着她把书、本子、笔从书包里掏出来,轻轻放到桌子上,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本,好巧,原来同个系。
你人力专业的啊,好巧哦,我们同个系,我工商的。程一指了指米璐桌前的专业课本,好奇地问。
你工商的?米璐有些许迟疑。
是啊。
那思修课怎么从来不见你呢,这是这两个专业的公共课。
哦,那个啊,我很少去上课。
不怕挂科吗?
老师默许了。
米璐在心里惊叹了一声,脸上表情有些许惊讶。
两人几句寒暄后,便各自看起书,各自学习起来。
闭馆的时候,一起肩并肩走回宿舍区,随意聊着专业聊着学校环境,直到分别时,双方仍旧没有留姓名和联系方式,毕竟都知道学校不大,只要去图书馆,只要公共课都去,那么就一定能见面。该知道的若有缘,终究逃不了。
米璐要准备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去专业藏书区比较常,而F区是文学类作品区,米璐比较少去,所以也没有再遇见程一。
** 3.我不爱公共课,可是因为你,我愿意每节课都去。**
终于又到了一周一次的公共课,米璐习惯早点去课室,习惯坐第四排靠过道第二个位置,视觉效果刚刚好。大家陆续到课室,该到的基本都到了,米璐扫视了下四周,没有他的身影,也对,他说了他很少上公共课的。于是便埋头复习起自己的专业知识。
铃声响起的前一刻,程一才匆匆忙忙来到课室,前脚一踏进教室门,抬头便望见了第四排的米璐,于是径直走到米璐身边的位置坐下。
嗨。程一微笑着给米璐打招呼。
听到招呼声,米璐才抬起头,正好撞见程一阳光笑容的脸,嗨,今天这么难得,你也来上课啦。说话方式像老朋友。
哈哈,好久没来听课了,来露个脸。
铃铃铃,铃铃铃。上课铃响起了,教课老师已经站在讲台,打开了课件,做好了开讲准备。
因为老师开始讲课,程一和米璐也就再没多说,都埋头做起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节课的时间,米璐做了几十道选择题,便到了下课时间,用眼角余光瞄到程一正戴着耳机听着歌认真看着手里的书,也就没打扰,米璐也掏出耳机戴上,听起了薛之谦,然后便埋头继续做题。
做题的时间总是过得飞逝,就像考场考试一样,转眼间,公共课便结束了,米璐和程一一起走出公共课课室,几句寒暄,便背对向各自课室方向走去,去上专业课。
之后的每一节公共课程,程一都会如约而至,米璐默契的给他留位置,程一走进课室总是头也不抬就径直往米璐身边位置走去,像约好见面的老地方。
相见没有多言,只是都可以很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偶尔抬头望见老师唾沫横飞,气势恢宏的模样,会相视一笑,然后默契的埋头各做各的事。
程一知道旁边的这个女生叫米璐,米璐也终于知晓这位与自己喜欢同一本书的身边人叫程一,这还是得益于公共课老师的点名,但双方始终没有人开口问及联系方式或者加个微信或者扣扣。似乎每周的这一次公共课的见面就已经足够回忆一周。
** 4.我们心照不宣做对方的摆渡人,从来不问来自何方,去留何处。**
转眼间,一学年的公共课结束了,程一和米璐已经像老友般,只是问候的方式都是书来书往,不提过往不问将来不聊情感,也从未提及联系方式,偶尔图书馆碰面会一起面对面静坐看书,看累了抬头相视一笑,伸展下身子,活动活动筋骨,便又继续埋头读书。
程一与米璐之间,没有过多的交流,没有长久的相处,没有天天见面,也无日日想念,只是偶尔抬头眺望远处绿叶的瞬间,都会各自想起对方。
初见美好,再见心照不宣,只要能遇见,便是恩赐和缘分,那种美好的感觉,大概就是这样吧。
我没有问及你生活,你也从未提起。我们都心照不宣,默默的陪伴着对方,没有过多的想念,但却刚刚好,都能感觉到对方的重要。
** 5.我的心装了很多人,家人亲戚朋友,但我还是腾出最心底的位置,来成为你的专属。——程一。**
心本不大,装了那么多亲朋好友,再装下你,刚好满格。于是我便再无心思去留意任何她人,只要有你,就够了。
对你,我并没有过多的想念,过多询问,过多的陪伴,只是,遇见美丽的风景的时候,听到好听的歌曲的时候,看见有趣的人事的时候,抬头仰望蓝天的时候,低头沉默思考的时候,脑海里想到的刚好都是你。
我没有问及你的联系方式,也没有留下我的任何联系方式,是因为我觉得这种淡淡的想念,偶尔的相见,就够了,我不想过多的打扰你,最美好的年纪遇见你,最美好的时刻想念你,这就够了。
我甘愿做你的摆渡人,心照不宣,也许你也是吧。
** 6.本该属于我的,谁都抢不走,本就不该是我的,强求又何用。**
日后,你有你的朗读者,我也依旧是你的摆渡人。
程一和米璐初见的时候,已经是大三的学长学姐,一学年过去,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便迎来了大四的实习生涯。
再见米璐的时候,是学校系办的报到处那里。大四的米璐,一个暑假不见,多了些许成熟感,有些许不一样,但终归美好。
还能见到你真好,程一,我报道完毕,明天下午收拾行李,要跟我爸妈去T市了,会在那边实习。你呢?米璐见到程一,先开了口。
这个突然的消息像个炸弹把程一炸的有点措手不及,沉默了会才接话,我会在学校附近地区吧。
离校近点也好,今晚我好朋友们会在操场聚聚,你要不要来?
好,我会去的。那我们晚上见。
恩,晚上见。
再挥手,各自走向不同的岔路口。
晚上的聚会,程一如约到了,米璐被围坐在人群的最中间,见到程一的到来,便挥手示意,开怀的笑起来。
大家七嘴八舌聊着天,程一找了个米璐对面的位置,坐下,在米璐把他介绍给大家认识后,便没有说太多话,只是静静的坐着,看着眼前的米璐,看着她与其他人交流,看着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觉得也挺好。
散会的时候,有个人提了建议:大家都聊的这么嗨,要不面对面建个群,方便日后联系?
都觉得有道理,便都默许了,纷纷拿出手机,加入了微信群,当然程一和米璐也在里面。
就这样,程一有了米璐的唯一联系方式,微信。
回到宿舍后,程一才加了米璐的微信,相互打了招呼,说了句晚安,便各自休息去了。
程一和米璐,一直都是这样,心照不宣,没有过多的问候,过多的言语表达,只要都知道各自安好便好。
米璐如期去了T市,程一在学校附近的W区开始实习,两人之间的交流,就是偶尔的微信问候,朋友圈的分享。有时候米璐遇见美景美人美事美食,会私下跟程一分享,程一听到爱听的歌好看的书也会分享给米璐,问候的方式都是日常,都没有过多提及个人情感,也没有过多深入的交流,都只是简单的分享新鲜事物,简单的日常问候,简单的早晚安,然后便是各自安好,各安一方。
** 7.我再没有遇到你,但你从未离开过,我的最心底。**
后来我们都毕业了,你没有回学校,连毕业证书都是我帮你代拿的,我没有再见到你,但我知道你的联系方式和地址。
一年了,一年未见了,不知道,你有没有长高了,有没有变瘦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你是不是更干练了。
我确实有些想你,但并没有急着去见你,因为太多未知太多不确定,而我的能力也还不足以支撑我想要的未来,也许这种淡淡的来往和想念就够了。
虽然你去了遥远的T市,我在相隔万里的W区,相隔的两地拉长了距离,但并没有隔断我们的关系,虽然许久不见你,虽然远在万里,但是你从未离开我的最心底。
我不怕距离遥远,我不怕日月星辰更替,若有缘,也许余生都是你,所以晚点再见又何妨。
米璐,无论你走到哪,我最心底的位置,都留给你。我相信,你未曾离开,只是暂时分别。我会努力,用我的能力拉近彼此的间距,我希望我人生必经的每一个地方,你刚好就在我的下一站。
如果可以,我希望,晚点再见,余生我们一起走。
** 8.花有重开日,愿你我都有重逢期。**
米璐,我与之你,也许就像桂花飘香,也许没有玫瑰来得芬芳,但淡淡的清香便足够我回味整个春夏秋冬,陪我度过酷暑,经历秋爽,抵御严寒,迎来春暖花开。
**我希望,下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是我余生的开始,而你,是我这辈子的尽头。
**
** 11点姑娘,读大众书,写小众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