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里,少阳阳明太阳属于阳,少阴厥阴太阴属于阴,是体内气血的升与降的不同的状态与过程。值得说明的是,要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在整体观的前提下来看。太阳属于阳气散发、火力全开的状态,有点像水被加热之后汽化的过程;阳明属于收敛状态,有点像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体的过程;少阳处于两者之间,像双向门,往外开,阳气外出散发,往里开,阳气下降收敛回归。太阴是阴的全盛状态,也是阳转阴的第一步,这时候少阴跟少阳一样,门也是向外开的,这时候有点像零温度的水,边散热边降温,当少阴大门向里开的时候,能量继续凝固压缩直至极致,有点像物理上说的绝对零度的意思,也就是厥阴状态,也就是阳(能量)降到底了,无处可降了,物极必反,再次传入少阳进入上扬散发的状态也就是进入下一个轮回。肝,罢(pi)极之本,就是本次循环结束,下一个轮回开始的意思。
暑夏时期,可以少量多次的喝温热水,为机体增加热能,如果这时候受寒(气候—外寒,冷饮—内寒),不但消耗阳气阻止了正常散发,也为阳气的收敛回归设置了路障,也为下一个季节埋下了伏笔安置了隐患。
我们经常遇到一种情况:上焦热、下焦寒。这是因为腿脚尤其是脚,是心脏阳气经常照顾不到的地方。寒邪沉着凝重,而下焦属水如渎,阳气又不是太充足,自然就瘀堵经络、凝滞气血占山为王,阳气下行的路途被堵住了,聚集扎堆的阳气散不开就是火,火的特性是向四面八方发散的,尤其是喜欢借助风力往上跑,让原本属火的上焦火多化毒。就出现了头痛头晕、心烦暴躁、溃疡、痈疽、肿痛包括面部的痘痘暗斑,都是毒火在寻找出口往外排泄。通常,我们把这些情况叫作海水倒灌。
健康状态正常情况下,是上焦的心火在肺的素降作用下往下走,来到中焦,下焦的水在肾阳的推动下往上走,也来到中焦,水火在中焦相遇,水被火加热成气体状态,它的任务是继续往上去滋润上焦,让心肺和大脑保持温和清凉的状态;上焦的火连续的往下走,去完成温暖中焦下焦,推动水液运行的任务。水火的任务都完成,身体就处于水火既济的健康状态。肾阳推水上行,是阳气升的过程,这时候少阳的门是向外开的,阳气外出太阳当令(值班);心火下降,是阳气收敛的过程,这时候少阳的门是向里开的,阳气收敛,阳明当令(值班)。少阳成为中转站,起到了枢纽的作用。
水液运行离不开气,也就是离不开温度,温度不够,水液就会停下来,成为湿。它来自体内,所以叫内湿。温度够了,也就是气足了,湿就不会出现。湿出现了,痰浊就会出现。痰浊湿都有黏浊的特点,黏着在脾,脾阳不升,食物精华的运化就会受到影响,血液的生成受影响了,人就会贫血、低血压、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痰浊湿黏着在肝,会影响肝的自身代谢再生,过滤血液之后的垃圾不单单会堆积在肝里面形成脂肪肝肝硬化,还会连累胆汁粘稠形成胆囊炎胆结石。
心肾主少阴,是阴的大门。大门外开,阴出成形,太阴当令,血液体液生成;大门内开,阴敛收藏,厥阴当令。一个循环结束,下个循环开始。少阴出问题,人总是懒踏踏的、对啥都没大有兴趣,晚上睡不着,白天就爱眯着眼睛,想睡睡不着,不想睡又没精神(旦欲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