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判官,有“桃李嫁东风郎中”的雅号,是如何而来?

古代的文人很有意思,他们的名字很多,通常因为一个地名,一件有意思的事,一句出名的诗句,自己或是其他人就会取一个名字,可能是为了调侃玩笑,也可能是因为尊重。如苏轼的东坡先生,欧阳修的六一居士,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等。张先因为这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得来了“桃李嫁东风郎中”的雅号。

张先,字子野,曾任嘉禾判官,当过晏殊的通判,以尚书都官郎中退休。因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的佳句,被人称为张三中,不过他更满意张三影的称号,即“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这三句诗,张先最为满意,所以别人称呼他为张三中,他说:“还不如称我为‘张三影’呢”。

张先的词大多以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为题材,诗词婉约清丽,格调靡艳。

《石林诗话》记载他:“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张先虽然为男子,所作的词却毫无男子之气,刻画的女性形象十分生动自然,这大概与他的诗酒生活,安于享乐是分不开的。据说他八十岁的时候还娶了个十八岁的小姑娘。

苏轼还特意作诗调侃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张先的这首《一丛花令》就是以女子的视角所作,全词情真意切,把女子思念丈夫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一丛花令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春日,女子独自登上高楼,看着眼前的胜景,女子却开心不起来。遥望着远方,思念着心中的他,这种两地分居,相思不见的愁情,何时才能结束呢?

离愁思绪如一团丝线,剪不断,理还乱。“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濛濛。”离别的愁绪本就令女子心中如乱麻一般,再加上柳絮纷飞,心中的愁闷更胜一层。

心上人一次次的离开,女子心中的愁苦就愈发浓厚,而且心上人的去处并不固定,女子眺望远方,甚至不知他在那个方向。

看着鸳鸯在水中成双成对,南来北往的船只,楼上的女子更添一份伤感。金乌西沉,斜月东升,在这月凉如水的夜晚,女子心中倍感凄凉。长久以来的期盼等待,终于变成了埋怨,女子静下心来思考:这样的等待,何时是个头啊?

“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桃杏尚且能够跟随东风,有个依靠,可是自己呢?男人是属于远方的,而女子只能属于深深的庭院当中。女子的归宿又在何方呢?

或许,看着随着东风飞舞的桃杏,女子也想这般吧。跟随自己的心上人,天涯海角永不相弃,哪怕吃尽苦头,也好过自己孤独一人,度过一个个如水的凉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