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孟子推崇的“性善论”还是荀子推崇的“性恶论”,最终都以儒家的“仁”作为终极追求,都可以把学习当作实践原则,从而到达孔子所说的“仁政”理想。人的自然属性无所谓善恶和好坏,人性有可能转化为恶,也有可能发展为善,因此,重视道德教育对人的成长很有必要。性善与性恶辩,都没错。童蒙阶段,动物性本能,弱肉强食很自然。童蒙、除了本能,尚不存在思想意识,如物理的分子级别,属于混沌的中性性质。善字不等于隐恶,放下屠刀依然是恶。所以,善心嫉恶如仇,善行爱憎分明。宽恕罪孽,助恶害善,伪善而已。中庸之道才是善字本意。
林中思语(2025-218)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