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买醋记
韩菜是村里出了名的酒鬼,一天三顿离不开酒,家里的酒壶比饭碗还多。这天晌午,老婆张氏在厨房喊:“韩菜!家里醋没了,赶紧去村口王记杂货铺买瓶来,晌午要做你爱吃的醋溜土豆丝!”
韩菜正躺在炕头,手里摩挲着空酒壶,听见老婆的话,不情愿地坐起来:“知道了知道了,这就去。” 他揣着老婆给的五文钱,晃晃悠悠出了门。刚走到村头大槐树下,就看见酒友老周蹲在树底下,手里捧着个酒坛子,正滋滋有味地喝着。
老周一见韩菜,眼睛亮了:“韩老弟,来得正好!我这刚打了半斤高粱酒,咱哥俩喝两盅!”
韩菜的脚像被钉在了地上,鼻子不由自主地往酒坛子那边凑了凑,咽了口唾沫:“可我还得去买醋呢,老婆等着用。”
“嗨,买醋急啥!少喝两口不碍事,耽误不了事。” 老周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个小酒盅,倒了满满一盅递过去。
韩菜犹豫了一下,心想就喝一盅,喝完再去买醋也不迟。他接过酒盅,仰脖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浑身舒坦得打了个哆嗦:“痛快!再来一盅!”
这一盅接一盅,不知不觉,老周那半斤酒就见了底。韩菜摸了摸口袋里的五文钱,心里犯了嘀咕:这钱要是买了酒,回家可没法跟老婆交代。可酒香在鼻尖绕着,他实在按捺不住,拉着老周就往杂货铺走:“走,咱再打半斤,我请客!”
到了杂货铺,掌柜的见韩菜来了,笑着问:“韩大哥,今天又打酒啊?”
韩菜一拍柜台:“给我打半斤高粱酒!” 说完才想起老婆让买醋,又补了句:“再…… 再拿个空醋瓶子。”
掌柜的愣了一下,还是照做了。韩菜付了钱,揣着酒壶,拎着空醋瓶往家走。路上酒瘾上来,又拧开酒壶喝了两口,脚步更虚了。
回到家,张氏早就在门口等着了,见他回来,急忙问:“醋呢?快给我,土豆都切好了。”
韩菜把空醋瓶递过去,嘿嘿一笑:“掌柜的说今天醋卖完了,我就先回来了。”
张氏接过醋瓶,晃了晃,空的!她一眼就瞥见韩菜揣着的酒壶,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韩菜!肯定又去喝酒了!这五文钱是不是全买酒了?”
韩菜被戳穿,挠了挠头,想溜回炕头,张氏一把揪住他的耳朵:“你给我过来!今天别想喝酒,也别想吃饭!”
韩菜疼得龇牙咧嘴,还不忘护着怀里的酒壶:“别揪耳朵,酒还没喝完呢!”
张氏气得哭笑不得,夺过酒壶就倒在了院子里的鸡食槽里。没想到,家里的老母鸡喝了酒,居然摇摇晃晃地站不稳,还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像是在嘲笑韩菜。
二、走亲戚
转眼到了中秋节,张氏让韩菜去邻村的姐姐家走亲戚,还特意准备了一篮子红糖和两斤月饼,叮嘱道:“到了姐姐家,少喝酒,别出洋相!”
韩菜拍着胸脯保证:“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他提着篮子,哼着小曲就出发了。邻村离得不远,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可走到半路,他看见路边有家小酒馆,酒瘾又犯了。
他站在酒馆门口,心里盘算着:就喝一小杯,喝完赶紧去姐姐家,肯定耽误不了。他提着篮子走进酒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喊了声:“掌柜的,来二两酒,一碟花生米!”
掌柜的端上酒和花生米,韩菜就自顾自地喝了起来。这一喝,就忘了时间。二两酒喝完,他又要了二两,不知不觉,太阳都快落山了。
韩菜醉醺醺地拿起篮子,踉踉跄跄地走出酒馆,辨不清方向。他记得姐姐家在村东头,可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村西头。看见一户人家门口挂着红灯笼,他以为是姐姐家,推门就进去了。
屋里的人正围着桌子吃饭,见进来个陌生人,都愣住了。韩菜把篮子往桌上一放,大声说:“姐,姐夫,我来了!祝你们中秋节快乐!”
屋里的女主人王婶懵了:“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你啊!”
韩菜眯着眼睛一看,觉得王婶有点眼熟,又有点陌生,就说:“姐,你咋不认识我了?我是韩菜啊!你弟弟!”
王婶哭笑不得:“我弟弟不叫韩菜啊,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韩菜这才晃过神来,仔细一看,这屋里的摆设和姐姐家不一样,他一拍脑袋:“哎呀,不好意思,认错门了!” 说完,就要拎起篮子走。
可他喝多了,脚步不稳,刚走两步就摔了个趔趄,篮子里的红糖和月饼撒了一地。王婶家的孩子见了,赶紧跑过去捡,韩菜还乐呵呵地说:“没事没事,捡起来还能吃!”
正好这时,韩菜的姐姐听说他还没到,正出来找他,路过王婶家,看见这一幕,又气又笑。她赶紧上前把韩菜扶起来:“你这醉鬼,怎么喝成这样,还认错门了!”
韩菜看见姐姐,不好意思地笑了:“姐,我就是路过喝了两口,没想到喝多了。”
姐姐无奈地摇了摇头,帮着王婶把地上的红糖和月饼收拾好,又跟王婶道了歉,才把韩菜扶回了家。到了姐姐家,韩菜倒头就睡,连一口饭都没吃,还打着震天响的呼噜,把姐姐家的猫都吓得躲到了床底下。
三、浇地
开春的时候,地里的麦子该浇水了。张氏让韩菜去地里浇自家的麦子,还特意嘱咐:“把水管接好,别浇错地了,隔壁老李头家的菜地就在旁边,可别浇到人家菜地里去。”
韩菜答应着,扛着水管就去了地里。到了地里,他先把水管放在一边,从怀里掏出个小酒壶,拧开盖子喝了两口。“嗯,这酒真不赖,解乏!” 他一边喝,一边哼着小曲。
喝了一会儿,他才想起要浇地。他迷迷糊糊地把水管接在水井上,打开开关,水就哗哗地流了出来。可他喝得头晕眼花,根本没看清水管对准的是自家的麦子地,还是老李头家的菜地,扛着水管就往地里走。
老李头正好也来地里看菜地,远远就看见韩菜扛着水管在自家菜地里浇水,赶紧跑过去:“韩菜!你干啥呢!这是我家的菜地,不是你家的麦子地!”
韩菜醉醺醺地回头一看:“啥?这不是我家的麦子地吗?我咋看着像呢。”
老李头气得指着自家的菜:“你看看!这是我种的白菜,你家的麦子在那边呢!”
韩菜顺着老李头指的方向一看,可不是嘛,自家的麦子地在另一边,还干得裂着缝呢。他赶紧关掉开关,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老李头,实在对不住,我喝多了,看错了。”
老李头无奈地说:“你说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喝酒,干个活都干不明白。幸好我来得早,不然我这白菜都要被你浇死了。”
这时,张氏也来地里看韩菜浇得怎么样了,正好看见这一幕,气不打一处来:“韩菜!你又喝酒了!我跟你说的话你全当耳旁风了是吧!”
韩菜赶紧低着头,不敢说话。张氏走上前,夺过韩菜手里的酒壶,扔到了地里:“以后再敢在干活的时候喝酒,你就别回家了!”
韩菜看着被扔在地里的酒壶,心疼得不行,可又不敢跟张氏顶嘴。老李头在一旁劝道:“张氏,你也别太生气了,韩菜也不是故意的,就是这酒瘾太大了。”
张氏叹了口气:“这酒瘾啥时候()才能戒掉啊,再这样下去,家里的活儿都没法干了。”
韩菜赶紧说:“我以后再也不喝了,再也不喝了。” 可他心里却想着,等张氏不生气了,再找机会喝两口。
后来,村里的人都知道了韩菜浇地浇错地的事,每次见到他,都跟他开玩笑:“韩菜,今天又去给老李头浇菜地啊?” 韩菜听了,只能尴尬地笑一笑,赶紧溜走。
这酒鬼韩菜的趣事,在村里传了一桩又一桩,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谈。可韩菜还是改不了喝酒的毛病,依旧每天抱着酒壶,时不时地闹出点笑话来。(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