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上专业课的时候,当老师讲到这一类型电影,受众很小在票房上也不成功的时候,我内心就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拍的没什么人看,也没什么人理解,那为什么这些电影人还要继续拍呢?这到底有什么意义,直到我看到一段对侯孝贤(曾经拍摄出《悲情城市》等优秀影片的导演)的采访,我才终于明白他们坚持的动力在哪里。在那段采访中,侯孝贤表示他们这一类型影片的拍摄,逐渐是转向特定圈子的观众放映,保证投资资金来源和保证电影质量。
而且他还说,中国电影不能一味模范好莱坞的模式,因为中国没有这样发达的电影工业,中国的电影必须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能说出这番话,可以说体现了一个电影人的良心。拍摄一部好电影尚且如此困难,拍摄一部好电视剧更是如此。因为电视剧更强调观众的直观性,这就导致了大量哗众取宠的电视剧大火,在这背后许多质量高的电视剧只能在暗地里哭泣。
这其中,在历史剧领域表现的更为凸出,我们都知道张黎导演的《大明1566》是部优秀之作,但是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当年在电视台下映,竟然是因为收视率太低。在网络上,各个主流播放平台也没有转播。在这样严酷的现实下,张导便采取了商业化模式,拍摄了这部《少帅》。
实际上,《少帅》这部电视剧在这一类型的电视剧里,算的上上乘之作。与同题材作品相比,本剧摒弃了“918事变”到“双12事变“之间的这段史料,而采取了成长这个模式,表现了两代人之间因为思想等矛盾。本剧所用的史料,大部分是出自《张学良口述历史》等分析材料,尽可能的还原了历史。但是,跟张导的同一类型作品相比,这部作品已经沦为了彻底的平庸之作。
首先本剧的主题是想表现一个人的成长过程,这个主题其实很难表现。特别是涉及著名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这不仅仅涉及到个人的亲情、友情、爱情。还涉及到时代背景,和各种势力的争斗,对于这些的描绘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如果想全部展现,就会成为一部流水账。而本剧就沦为了一部流水账,在各个方面的刻画上都呈现出无力的状态。而在这个前提下,本剧还加塞了一些游离于主题之外的佐料(比如张学良和她表嫂的一夜情),不仅没有给本剧增添色彩,而且成为了累赘和败笔。
所以说,在叙事上本剧显示的是苍白无力的状态。然而本剧的失败还不仅仅于此,导演在本剧中放弃了他个人艺术上最大的特点,局外中立的观点。导演以商业化模式,来塑造人物,以取得观影效果。为此导演特意刻画了几个模版,比如一代枭雄张作霖,虽然导演是想这个人物刻画成枭雄,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导演用到的史料,还是从导演所编造的情节上来看,本片呈现的张作霖,无疑是一个英雄。
导演这样的表现方式,无非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塑造出一个,中国英雄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有利于制造争议和噱头,从而增加本剧的话题效果。从结果上来看,这个谋划是成功了。而对于本剧其他的主要人物,导演则是假装不予评价,像是要给观众呈现出一种历史的真实。
实际上,在剧情的呈现和描写上,却打破了导演想给观众营造的这种感觉,实际上成为了一种虚假的真实。虽然历史上对这些人物的评价,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导演玩弄的这种手段,却完全的失败了,从而也削弱了本剧在艺术上的表现力。这部剧作虽然在播放量上获得了成功,但从导演的个人风格的创新和探索上,本剧却实实在在的失败了。当然,作为一部故事片,本剧还是值得一看的。
题外话:通过本剧,我也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或许在中国大陆影视圈内,是不是应该建立一个机制,能够使得好片,一般的片子,和烂片都有一个生存的空间。使得一些观众接受度不高的电视剧,能够有一个有效的资金来源(就是投资),和宣传渠道。从而把他推向更广大的受众群,使得他不在”叫好不叫座“。毕竟烂片只是圈一时的钱,如果一个国家的影视制作水平总是这样,长久以往观众就会形成”审丑快感“,影视剧也没有了进步的可能。到那时才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推广好剧已经是到了势在必行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