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之一:孝。
阳明先生在《教约》中说“每日功夫,先考德”。首先提出一个字:德。德下再有一个字,就是“孝”。每日清晨,教读以次遍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长之心,得无懈忽,未能真切否?温凊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践否?”每天在教化童子方面,首先从仪式上唤醒世人,重德行孝。《父母恩重难报经》也说说:“假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绕须弥山,经百千劫,血流没踝,犹不能报父母深恩。”即使有人至孝,左肩担着父亲,右肩担着母亲,累得敲骨献髓,绕着须弥山,历经百千劫难,血流淹没脚踝,也不能报答父母生育之恩。父母之恩深重难报,子女要无条件地孝敬父母,不管父母性格如何如何,都每日问候,温情定省,应了那句话: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像父母从前很有耐心爱心地拉扯自己长大一样。老人年纪大了,就是孩子,父母在爱孩子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全心全意。我现在想的是,为什么说出关心的话,打个电话,咋就不好意思说出呢?这个需要突破,每周三次电话,刻意练习,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 “花言巧语”就会说了,只要让父母高兴,哪里还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不好意思等。就像父母让子女健康,高兴,什么方法都使出来。反之亦然。
二、德之二:说话时对自我声音的时刻觉察
阳明先生通过让人舒缓地歌诗,来训练人养成和缓的性情,让人愉悦、心气平和:“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xiāo],毋馁[něi]而慑[shè],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即说话心平气和,声音清亮,语调适中,不急躁,不着急,不大声大气,不沮丧气馁,不胆怯畏惧。气度从容自然。如果在面对家人时,对方让自己不高兴了,声音会不由自主高,响,指责,愤怒,就是说的“荡而嚣”,其实那是我们自己的心内有情绪,充满了问题,而不是别人,情绪只是别人帮助引发出来罢了。言为心声,在心为志。《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其实话语在家表现得最直接的心情。两个地方最能体察每人的人性:面对爱人和孩子时,你是否每天自我觉察,是否用了爱语?是否用温柔慈悲的声音说出?有人问如何让婚姻维持幸福?答曰:就像没结婚。人们面对外界时还有能有礼,在面对家庭时,很多就粗鲁,抱怨,指责,在那一刻,卸下了伪装,所有外面的压力直接朝向最亲爱的爱你的人而发。在那时真的是面目狰狞。我不杀伯仁,伯仁却由我而死。 “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乐记》)说话时,觉察自我的本心,我是要对方和家人好的。所以,用柔和慈的声音表达出来,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是什么,给予什么,在什么时候止,是我要知道的。时刻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和声音控制。那一刻,也就控制了自己的心魔和情绪。发而皆中节,就谓之和。天人合一,谓之和。
三、德之三:身体和仪态的自我觉察
阳明先生通过练习礼,来修持人的行为仪态。“凡习礼,须要澄心肃虑,审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zuò],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举止有度,不沮丧畏惧怯懦,不径直无节制狂野,不忽然乱动,也不懒惰没生气。在身体行动时,待人接物,合乎礼仪,自然大方,不畏惧逃避。心地纯洁,庄重而不拘谨。一切行动,发心声。即时刻觉察自己身体的行动,心口眼如一,内外如一。那一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接下来是什么。
曾国藩曾经说过,观一个家庭的兴衰有有三,一看子孙是否习惯早起,二看子孙是否习惯修习家务,三看子孙是否常读圣贤书。常读圣贤书,和千古圣贤链接同频,用于观己察人,刻意练习自己的体察力,当下觉知力,从孝、言、行上当下觉知。掌控声音和语言,行动和语言统一。刻意练习,每日总结,假以时日,容貌和举止、关系、财富会大大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