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常常产生于对语言的联想

误解常常产生于对语言的联想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幽默:


一男一女在一个画展相遇。

“你是干那行的?”她问。

“我是画家,”他答。

“我以前还真没有遇到过画家,”她说。“这真是太令人兴奋了!我一直都想给自己画一幅肖像,你可以为我画吗?”

“这是我的专业!”他说。

“太好了,”她说。“我只有一个要求。我希望这幅画是裸体画的。”

画家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我得过几天再答复你。”

几天之后,画家打电话给这位潜在的客户讨论具体细节。

“我愿意按你的要求给你画肖像,”画家说,“但我得跟你做个约定。我希望能穿着袜子,因为我需要有地方放画笔。


这里之所以出现误解,是因为两人对“我希望这幅画是裸体画的”的理解不同。

尽管说者的话存在语病,但可以推测的是,她的意思是想画一幅裸体画。她多说了一个“的”字,就有可能让人有其他理解了。

而听者就是因为听到了这个“的”字,联想到动作,心里得出的概念那就应该是画家“裸体作画”,所以才会犹豫不决。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误解比比皆是,甚至会因此而产生冲突。

所以,在与他人沟通之时,一是语言要表达清晰逻辑正确,二是要正确使用助词。如果自己觉得理解不确定或表达不够明确,就应该做进一步的解释,以避免随后有可能出现的尴尬。

语言沟通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想要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就得很好地掌握语言。现在就行动起来吧,为时还不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是的,我失业了,就在昨天。 我是学医的,我要来一个不正经的比喻,每天进天通苑地铁站就是一次受精作用。每个人就像精子...
    曹颀珜阅读 1,030评论 64 23
  • 仿佛听到Andrew York在钢弦吉他上演奏旷世名曲sunburst。心,在阳光下学会舞蹈。灵魂,在痛苦中学会微笑。
    每日爱图阅读 352评论 0 0
  • 今天是周末,也没能让闺女玩玩,这两天就跟着我看书学习,好的一点就是闺女从不说学习累,不好的一点就是,太爱溜号了...
    海硕果燕阅读 173评论 0 1
  • 鼠婆阅读 607评论 0 49
  • 01 “快点让开,你都挡住我的路了,大胖子。”老妹挺着大肚子慢悠悠地从我身边走过。 “旁边不是有路吗?”我随口辩解...
    叶听雨阅读 760评论 2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