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本章出自:八佾篇
【注释】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 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 ③亡 wú :通“无”。
【翻译】
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不如中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
【感悟】
对本章的解释一般认为是蛮夷之邦虽然也有国君,但是他们不懂礼乐,因此不如中原之国,即使没有国君,却也是礼仪之邦!
这种说法意在说明礼乐制度在保证社会稳定和传承文明方面的重要性。即使国家灭亡了,只要有礼乐制度的延续,那便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只要整个民族还秉承着共同的道德规范、文化心理和民族信念,那这个民族就不会灭亡。
正所谓无礼不成章,无礼不成国。倘若一个民族失去了文化的传承,这个民族就将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