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反而更忙,比如带了一天孩子,根本都没时间看书,还是要早睡早起啊,没有参加早起营的日子,突然觉得自己的身体习惯真的很难改啊,即使有闹钟,我都爬不起来。
所以原本以为周末能看完能写完的读书笔记,又落下了。中午午休时间终于把书看完了,后面的几章,历史的味道越来越重。从红包场开始,到台南安平结束,从近代国民党逃离大陆,到明末清初的郑成功收复台湾。突然好像明白了,为什么在中国,不论我们在哪里,只要谈到了吃,大家就会很有亲切感。那是一种食物里传承的文化和情感。
所以我说的主旋律不是所谓的政治主旋律,比如附和当局,应该坚持一个国家等等。我不谈政治,不谈,历史总有原因,却并不一定是必然,所以,未来有它的偶然。谁知道呢。
我说的主旋律是食物。食物是中国人永远的主旋律,所以能理解为什么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上映的时候万人空巷,能理解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给食物的镜头太少,却总是在讲故事讲情感的时候,大家纷纷吐槽了。
也能理解纪录片《人生一串》为什么让人一边流着口水一边看,一边流着眼泪一边点赞。
言归正传,第七话伍郎邂逅了红包场,这个景点我想许多旅游攻略里都不会提到的,书里推荐的几款美食也都很接地气,赵文瑄蜀黎回忆自己小时候看电影时吃的小吃,竟然是烤鱿鱼、煮花生、炒螺丝,oh my god,一想到电影院里扑鼻的辛香味,可惜这种情形估计难以再现了。也许可以找个露天电影场地,体验一下,边吃着螺丝边看复仇者联盟,看到激动处,一脱手,一颗螺丝被当暗器设了出去,恨不得把灭霸搞死,帮联盟完成任务。
第八话,艋舺(meng第三声xia第二声)出场,我一直以为这两个字见mengga,大概是受电影误导了,虽然也没仔细看完。但其实艋舺是台北的发源地,台北就是从这个存在开始发展,慢慢的扩大繁荣,变成了如今的繁华都市,如今艋舺已经变成万华区。但它的义气还留存在夜市里以及各种小吃里。
第九话,台北的棒球产业,从一个美丽的邂逅而又错过的故事切入,原来台湾的棒球产业这么火爆,在一个全民都关心体育竞技的社会,体育精神也会影响到全民。这一章里安利了各种便当,也是,看球赛的时候吃个便当又方便又快捷,里面推荐的几个接地气的便当,台铁便当——老牌便当,每年7月还有联合其他国家搞的铁道便当盛事,这个操作牛。总觉得便当这个词比盒饭高级,因为在大陆,现在一说到领盒饭就不由自主想到了game over,想到了结束。而便当这个词,似乎有着更积极一些的味道。还有个台东池上便当,我第一时间想到了大陆流行的东池便当,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第十话,四四南村,台北101附近的眷村,如今已变成了轻休闲生活聚集地。想到当年看过脆鹅和老夏的感人故事,当年随军迁徙过去的那一代,都有许多的无奈,这些无奈有的成就了美丽的故事,有的留下了唏嘘的遗憾。所以,南村小吃有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食物,眷村的几代人,在回不去的日子里,都只能从食物里,怀念家乡的味道。
第十一话,逐渐接近尾声了。从几个热门景点,开始写到冷门的,但也是这样,才觉得这本书特别接地气。因为跟团游,可能真的接触不到这些,自由行由需要特别多的攻略时间才能找到这些地方。台湾的咖啡历史,不是研究咖啡的人,恐怕都不知道,原来台湾以前也是生产咖啡的,日据时代,台湾有“远东第一大咖啡工厂”之称,阿里山的玛翡咖啡、古坑的阿拉比卡咖啡如今都蜚声海外。古坑的巴登咖啡总部,还研究出了咖啡酱油,真的让我这个对咖啡一般喜爱的人都忍不住想要前往一探究竟。
第十二话,相较于文化离得越来越远的台北,或许台南更接近我们一些,这里有郑成功三代世居的承天府,有荷兰殖民时期的安平古堡,有浓厚的历史意味。还有二角银古早味冬瓜茶、周氏虾卷、永泰兴蜜饯等几十年老店的坚守。
书看完了,突然对电视剧倒是没有什么兴趣了,也许留点想象的空间更好,等到那一天,带着这本书,启航,去一个个的探店,近距离的接触台湾,接触那些美好的故事,接触那些朴实接地气的人和物,岂不美哉。
吃货的世界里,其实并不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吃,美食对我们来说,吃的是情怀,尝的是人间百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