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向别人做出许诺,答应别人一些事情,这几乎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在向他人做出许诺之前,我们一定要记得再三思量,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实现他人的愿望,最后再向他人作出回应。

千万要记得这句话,“不说没有把握的话,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话说的太满,誓言说的太完美。

如果最后无法实现的话,会给那个被许诺的人带来数不清的失望与落差感。

就像他们在漫无边际的黑夜里行走,我们给了他们一点微光。

他们满怀希望向着微光走去。

结果,等差不多走到的时候,才发现这不是照亮前行的光,而是一只不经意从他们身边经过的小小萤火虫。

而这萤火虫也将永远离开他们,消失在他们的视线。

接着,他们又将陷入无边的黑暗,且在经过心情的大起大落之后,他们也无力向黑暗抗争,无力寻找光明的出口,转而慢慢向黑暗妥协。

这就是给了他们希望,却旋即给他们以更大的失望,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同时对于我们说话者本身来说,没有说到做到,帮他们实现承诺,我们也会感到无比自责与内疚。

简直是。

一句承诺,两处愁苦。

而我,最近就愁苦了。

事情是这样的,两天前,我们报社来了位老大爷,希望通过新闻舆论的力量帮他维权。

因为部门的其他前辈们都有事情要忙,所以这位老大爷就由我负责接待。

而我主要负责听整理他带来的材料和他口述的经历。

因为事发突然,我只是把他带来的材料简单用手机拍了下来,没来得及仔细看他的材料,然后,一直听他陈述他的经历。

他问我,能不能帮他把他的事情报道出去,我当时点头了。

在没有认真观看带来的材料,详细了解审核他的案例的情况下,我点头了。

他当时高兴极了,眼睛里闪烁着光,嘴不住的咧开笑着。

等我送他出去后,回来将他带来的材料细细看了一遍,并把他的事情向部门的前辈们诉说了。

本来以为可以帮那位老大爷报道的,但没想到前辈们摇了摇头,说,我们帮不了他,不能给他报道。

因为这个事情跨度时间太大了,离事情发生到现在已经有四五十年了,而且也没有重要的事实材料帮助大爷维权,所以我们无法帮他。

当时听了前辈们的回答,我的心不住的往下掉了。

我当初向大爷点头了,并表明可以帮他,但现在,我,无能为力了。

回想起当时老大爷充满希望与期盼的目光,回想起大爷当时松了一口气,开心的笑起来的样子,回想起大爷临走的时候的殷切期望。

我整个人都陷入了无尽的自责与愧疚之中,当初是我向他做出承诺给了他希望,但现在我却要把他仅剩的希望夺走,给他以更大的失望。

我太坏了。

而当老大爷再次来报社的时候,我无法直视他的眼睛。

我告诉他,因为时间跨度大,事实材料的不充分,我们报社无法帮助他的时候,他眼中的光暗了。

我一直向他道歉,他笑着说没事,但之后嘴角却再也扬不起来了,最终他离开了。

真的很对不起老大爷,我不应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轻易作出承诺。

给了他可能实现的希望,却给他更大的失望。

所以,我们在说话前,一定要反复思考。

思考这话该不该说

思考这话说出后能否去实现

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为我们说出口的话买单负责。

而不是给对方一张空头支票,让对方空欢喜一场,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唉,千言万语,道不尽许多愁。

希望通过我的反面教材,给大家更好的警醒,在说话前,再三斟酌一番,再做出回答。

让承诺方和被承诺方都能万事顺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