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情深

前几天看过一篇文章,有些情节总是时不时的跳出来。

我不写出来,它们好像饶不了我。

这篇文章是弟兄三个中的老大写的,写的他们弟兄三个的一些童年往事,这只是铺垫,后来直奔主题,因为一些矛盾,弟兄之间反目成仇,做大哥的那份自责揪心和懊悔,让人看了泪目。气氛烘托到那里了,泪水涟涟竟是如此畅快,做大哥的那份揪心,让读者竟找到了情感的发泄口,令人深思!

这个作者,就是老大,在他十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二弟八岁,三弟六岁。他是老大,父亲又在几十公里的矿上上班,他只好辍学回家,里里外外,既当爹又当妈。

那时家里一贫如洗,债台高筑,为了让两个弟弟吃饱,他经常饿着肚子,去上山拾柴,回来的路上经常两眼发黑,一头栽地上,不知过了多久,自己醒过来再背着柴回家。那一段苦日子,因弟兄们之间互敬互爱竟成了作者成年后最美好的一段回忆。

后来各自成家,大哥得到一个去父亲煤矿的名额,端了铁饭碗,后来又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成了村里羡慕的公家人。

二弟在村里小学当老师,后来又调到镇上,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急不着。

只有三弟,没有上出学来,也没啥一技之长,在家里守着几亩薄地,早早结婚生子。

矛盾就出在,老大卖了老家的房子,而刚好三弟因为计划生育被罚了款,老大的五千元房款给老三交了罚款。当时老三给大哥打了借条。

若干年后,老大单位换房子钱不凑手,去老家找三弟提过这事,三弟媳妇一把把话抢过去,说家里没钱。后来大哥在三弟家住了一夜,第二天发现口袋里的借条没了,他不好意思说,自己默默的来回找了好多遍,没找着。

又过了若干年,老大带着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回老家过年,他三弟满家子热情招待,酒过三巡,突然提起借钱这事,老三媳妇一下火了,让拿借条,说见到借条给钱,没有借条不给,老大本来就怀疑借条让这两口子拾去了,现在看到老三媳妇的样更做实了这个想法。

三弟光低着头不表态。老大媳妇也满肚子委屈,按理说借钱还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可老三媳妇就不认。

最后闹到大哥深更半夜把女儿女婿都喊起来,不在这里住了回家。

泪点来了,三弟站在门口,张开双臂拦着不让大哥一家走,被大哥一把拽开后,又跑到大门口拦着,继而号啕大哭!写到这里我已泣不成声,心里的五脏六腑仿佛揪在一起,扯的生疼。

作者的结束语是这样写的:三弟,你知道吗?那一夜从你家里出来,成了我这一生做的'最懊悔的一件事,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请你原谅大哥,大哥知道错了!

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手足之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反而会在不经意间肆意生长,那些反目成仇的兄弟姊妹,他们脸上的倔强终有一天会化作深夜的泪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馨主题[https://www.jianshu.com/c/77b84...
    唯进步不辜负阅读 11,553评论 130 366
  • 《张诚》是聊斋里歌颂兄弟间手足情义的回肠荡气之作。全文用情感、性格和情节三方面论述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兄弟友悌之情...
    八颗牙齿的笑容阅读 5,555评论 0 1
  • 我们家姊妹三个,我是老大,老二是妹妹,老三是弟弟。我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成家后陆续迁到了小县城。2010年...
    自带光芒的雨阅读 2,144评论 1 1
  • 清明节,也算一个节,单位放假三天。给公公上好坟,回家看看父母。 老爸问我:你明天阿有什么事?要么我们...
    苏州的蔷薇花开阅读 4,680评论 10 20
  • 有两兄弟不和,决意火拚。我背了时,是他们共同的朋友。第一晚我与那兄喝酒,问他想怎样?他说,这次没商量,我刀都磨快了...
    春之幸阅读 3,081评论 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