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等级赋分—家长篇

举例某次考试,小红物理卷面考了95分,在全省排名70%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65分。而小张物理卷面考了65分,在全省排名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95分。


高考改革事关每一位高考生和家长,改革的措施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那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家长只有了解高考改革,才能有效合理的对孩子未来进行规划指导。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解读:在《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中: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对于唯分数论的父母来说,分数的高低是判断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然而,事实却是,在第一次考试中,题目非常容易,全班的平均分是97分,小明的95分只排在全班倒数第十;而第二次考试中,题目难度非常大,全班的平均分是70分,小明的75分已经排到了全班正数第十名。

从这个例子看出来,考试的难度不同,使得分数的高低比较变得没有实际意义,而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要选拔相对优秀的人才这也是新高考引入"等级赋分"方式的初衷!


一、现行高考与新高考对比,一目了然


解读:高考是竞争性考试,高考分数线的本质是名次

即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简单来说,就是将所有考生成绩进行高低排行,在这排行中划分为不同等级,赋予不同的等级分。

原始分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原始分的全省排名。是全省排名决定了你被放进哪个赋分区间。排名确定了,等级也就确定了,赋值区间也就确定了。反过来讲,等级和赋值区间都是根据排名作为唯一依据而确定的。这体现了教育公平性原则。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原始分,重点在分数!

二、等级赋分规则

三、实行等级赋分的优点

四、举例说明

五、等级赋分下,学生应该怎么做

1、了解高考改革的实际意义


新高考下,6选3的选科模式表面上是考生的选择权扩大了,实际上有助于考生提前树立规划意识,提高规划能力,将高中所学知识与大学专业提前相结合,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

2、针对多种高考升学途径进行应对决策


随着裸分进名校的机会越来越小,家长指导考生在选择升学途径时,最好选择2-3种,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有学科特长的考生要充分利用起来。

3、正确认识自己,合理选科。

选科,不仅仅与赋分有关,更决定了可以报考的专业,而后者的影响是最大的,一旦选错科目,就会影响大学专业的报考,这对一个考生的影响,是致命的,因此,山东新高考的选科,应该把握如下三个原则:

一是专业需求原则;选择高考科目,首先要满足自己将来大学的专业需求,比如你将来要从事理工科相关专业,就要选择理工科专业所需要的科目。

二是高分原则;在专业选择有了保障的前提下,我们要本着高分的原则,选择自己有名次优势的科目,提高分数。

三是竞争性原则;竞争性,指的是选科较少的学科,但如果某科选考人数可能较少,但该科却并非你的强项,也不能盲目选择。

四兴趣原则:

当然,这几条原则,可以辩证的来看,要从赋分制的实质来进行自我评估,科学选科。

4、确定目标,合理规划学习

要“敢想”--敢于梦想自己的大学目标

要“会想”--想的合理,有实现的可能,有使用的价值。梦想应该基于现实,科学、合理,还得适合自己。

要“会做”--高考途径有几种,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要科学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朝着目标,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真正的“会做”。

新高考改革,迫使考生提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对自己进行职业测评与自我省察,促使考生在高中阶段就去了解和思考自己喜欢什么,以后想要从事什么。

新高考改革,一方面倒逼高校进行改革,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及家长要提升认知。尤其是考生,面对不同专业,考生需要选考的科目和要求不同,这就要求考生基于自己的个人兴趣、未来人才需求、就业形势等多方面,寻求一个契合点,全面应对新高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