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语

“221”说人性。辩证矛盾体之四。在日常生活中,有一种人经常抱怨这,经常抱怨那,总感觉在人世间没有受到公平待遇,但又说不出其缘由是什么,实际上这种人就是辩证矛盾体的典型代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提出了“怨天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观点,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只是在口头传诵,没有植入灵魂的思考。古人提出的“三才观”(天地人),要求自然和谐、相互尊重,并且不能逾越规律、准则及法则。经常抱怨的人,就是在辩证法则中没有找到矛盾的焦点,始终认为自己的困难和挫折,都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是他人的原因造成的。这类人,小而言之,属于自私自利;大而言之,则是认知缺失。什么是幸福,这是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此论题,又有多少人在思考中想明白了。人生不易、人生痛苦,这是人生的本有之义。人生中“斗中求存”具有普遍意义,也可以理解为,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在斗争(奋斗)中找到平衡点。我们生活在矛盾之中,如何将矛盾处理好,就应该用矛盾的法则,即对立和统一贯穿始终,达到相互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合理的范围内,顺从矛盾的普遍性,又要结合自身特质,找出矛盾的特殊点,这样一来,经常抱怨的人,也能有所觉醒。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19”说人性。辩证矛盾体之二。辩证是客观的,矛盾是对立的,用辩证矛盾体拟制人性,或许可以达到精进的结果。吃别人...
    东荆河畔阅读 1,085评论 0 1
  • “217”说人性。辩证矛盾体。人们对人性的认识,囿于孟子和荀子的善恶之争,习惯性的釆用二分法,使得善恶泾渭分明。且...
    东荆河畔阅读 1,108评论 0 1
  • 矛盾的普遍性 为了叙述的便利起见,我在这里先说矛盾的普遍性,再说矛盾的特殊性。 这是因为马克...
    用思想照亮世界阅读 4,878评论 0 1
  • “218”说人性。辩证矛盾体之一。在上一小文中,提出了“辩证矛盾体”这个概念,但是对其内涵没有深入挖掘,给人的感觉...
    东荆河畔阅读 1,229评论 0 2
  • (193)说人性。恶是惯出来的。人性善,人性恶,孟子和荀子的争论,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后来者,鲁迅和胡适,围绕...
    东荆河畔阅读 1,135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