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儿,该起床啦!”“赶紧赶紧,上学要迟到啦!”“宝贝儿!该洗漱准备上床睡觉啦!”“妈妈,我的数学练习单还没有完成,可是我现在困了。”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跟老师聊起,孩子到时间不洗漱、不上床睡觉,回家先玩导致经常忘记完成自己每天的“小任务”,反而要家长一遍遍催促着、提醒着,孩子也累,家长也累。
我们知道,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龄前儿童来说,“时间”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小班、中班的时候,我们会用“数数”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自己每个活动环节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来完成。但是到了大班以后,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他们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那么,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成为时间的小主人呢?
一、绘本的力量
绘本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都可以从绘本当中找到答案。它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形象的故事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在读到《做时间的小主人》这一绘本时,孩子们认识到了四位小朋友,这四位小朋友对自己每天的时间有不同的规划,比如一天中安排全是吃好吃的或者一天全部安排出去玩亦或是一天中安排了各种活动但是时间不合理,通过倾听故事、对比观察与思考绘本中四位小朋友一天的活动时间安排,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如何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当然,孩子们从绘本中也学会了不同的时间表达的方式,比如用画钟表的方式、些阿拉伯数字的方式等等。
二、做一份“我的晚间计划”吧!
在读了绘本故事《做时间的小主人》后,孩子们开始思考“如何做一份我自己的活动计划”呢?
“老师!我晚上要回家先写作业再出去玩!”
“老师!我以后也不需要妈妈催我了!我要学会自己看时间去刷牙!”
“我也是!我晚上要看电视的时间少一些!要早点上上床睡觉!”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
“那就让我们来做一份我的晚间计划吧!”
“晚间计划?”
这个词对于孩子来说很新鲜。“怎么做晚间计划呢?”
老师和孩子们交流讨论后,总结出,晚间计划需要有“题目、时间、姓名、我的时间计划”等要素。有的孩子用花表盘的方式表示时间,有的孩子永时间段的方式表示时间。
孩子们在做完晚间计划后如何检验自己的计划是否合理呢?
孩子们将自己的晚间计划带回家进行实践,有的孩子发现自己睡觉的时间太晚,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出去玩的时间太长了,有的孩子也发现自己晚上安排的活动太多了,所以根本完成不了。因此,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时间结果重新改进、完善了自己的晚间计划,并重新实践,在一次次调整和实践中懂得了如何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晚间时间。
三、幼儿园的一天
“老师!我们周末也可以做计划吗?”有的孩子就提出了疑问。
“当然可以啊!”
但是,要做周末的一日计划对于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各个时间段增多,活动也相对复杂。
那就不防引导孩子们先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再逐步过渡到周末的一日活动。
于是,每天的小值日生成为了小小报时员。7:30到幼儿园吃饭,8:00玩活动区,9:30上课……小值日生每天都要边记录边报时,孩子们在具体的活动中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最终,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整体整理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计划表”。
四、我周末的一天
周末在家中,孩子们也是采取了“实践到计划”再从“计划到实践“的顺序来学习做周末计划,比如,周六一天的活动,家长首先用照片的方式记录孩子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活动,晚上与孩子一起来回顾并做成计划;周天的计划孩子采用先做计划再实践的方式,检验自己计划的合理性,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原来“做计划也不过如此嘛!”
教师思考:
虽然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的时间概念,但是把晚上或者一天完整地根据时间段来做计划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如何把抽象转化为具象,如何让孩子“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所以,喔首先通过生动的绘本来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做计划”以及“什么样的计划是合理的”;其次,无论是晚间计划还是一日计划,它的合理性都交给孩子亲身实践聊起完成;对于“周末一日计划”,我从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入手,帮助孩子了解上午、中午、下午可以分为哪几个时间段并对这些时间段有了初步的感知;而在孩子们开始做周末计划时,我采取了“先实践后计划”再“计划后实践”的方式,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以此引导孩子们初步学会作我的周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