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治学,慎思明辨,笃行致远

        工作这么多年来,虽然书看的比较少,但内心深处对于读书的念头未曾断过,就好像某些事情总会一直惦念,时不时的会在某个时刻提醒自己,因此,也断断续续读了一些书。如今,真正提笔写作,才发现所学所知甚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什么叫做既想不出来、又说不出来、更写不出来。忠言逆耳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得到印证,这也确实不是滋味,什么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是深有体会。
        说到读书治学,我们的先贤大师、文化名人有着众多的诠释。我最喜欢两位先生的解读,一个是宋朝大儒、理学大家的朱熹所说的读书之法,即“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一番,疑渐渐逝,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另一个就是近代著名学者、一代大师王国维谈治学的境界,即“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地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们一个讲读书之法,一个讲治学境界,既有共鸣共性,又有特色特点,解读之精准、提炼之高明,实现是望尘莫及,令人钦佩。
        回到现实生活,我们不难明白,一辈子总有几件事情是离不开的,读书就是其中之一。书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源自生活、对照现实,可以说,读书即生活,生活要读书,如此这般反复,方知人生真正韵味。在我看来,读书治学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开阔视野,答疑解惑,理解生活。但是,光读书治学还不够,慎思明辨其中之道理也非重要,可以带给我们行动的力量,让理性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极致完美才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情的终极目标。此后,就是笃行才能致远,一番所学所思所悟之后更要付诸实践、持之以恒,自会渐入佳境、止于至善,这也就是知行合一的道理和所达的境界。当然,我始终认为读书治学不能以功利为目的,应追求前人所说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漫漫人生路,选一本好书,让精神接受洗礼;择一人对话,让思想产生共鸣;觅一处净土,让灵魂得到休憩。通过读书明白正义真理,通过思辨认清是非曲折,通过笃行实践真知灼见,这一番过程循环反复,无论是思考人生,或是研究学问,还是修身立德,总会豁然开朗、其义自见、行稳致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刚刚读完了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感觉自己受益匪浅,对我而言尽管自己不是哥伦布,但也像发现...
    古今之变阅读 825评论 2 14
  • 婚姻是一场自我革命1表姐离婚了。和平分手。分开那天,她叫我帮忙搬东西,我看她脸上一如既往地挂着没心没肺的笑,好像只...
    亚里士缺德_4861阅读 385评论 0 0
  • 午饭的时候,宝宝就说要我做手擀面,之前做过几次,我自己是不满意的,宝宝看起来却是喜欢的,或许因为是妈妈亲手...
    育儿三两事阅读 316评论 1 1
  • 孤独的村庄,沉寂的田野湛蓝欲滴的夜空,一张洗过的布匹罩住我张望的眼睛,随风飘荡我用五岁的眼睛,看那星星一颗一颗从天...
    白鱼书简阅读 6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