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工作、关于劳动价值观的书。作者是久负盛名的稻盛和夫。作者在这本书中描述了自己从毕业后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如何通过热爱工作,拼命工作获得心智的提升,为企业在市场中不断成长。这本书对现代人的工作观具有重大意义,在现今社会急功近利的形势下,如同一股清流,对人有启迪作用。
之前没读过经营类或者企业家写的书籍,稻盛和夫的《干法》是第一本。书名给人的感觉像是方法论。译者曹岫云对这本书定位为阐述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说这个问题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想起前两年,国人去日本旅游形成了一个热潮,大量的购买日货,马桶盖、保温杯、化妆品等等。日本的东西品质好,这是事实。就拿保温杯来说,就保温时间和耐用程度来说,日本产的保温杯大概是国产保温杯的三四倍。虽然价格也相应比国产保温杯高,但对于目前物质条件越来越丰盈,且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中国人来说,花更高的价格买更优的产品更具有吸引力。而国内虽然物品丰富,却不够优质。这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物质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国人的精神追求更高水平的需求。这也给国内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提高和改进的契机。
近两年,我国也涌现了很多好的公司、好的产品。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信息、知识等形成共享经济,出行的汽车、单车也成为共享经济的一环。智能家居也将逐渐成熟。在这种浪潮下,很多人也开始讲工匠精神。这个从日本传过来的概念是说:好东西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这是一种进步,新形势背景下,更多的追求“质”比追求“量”,显然更优。
其实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和感动还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个人魅力,他高尚的灵魂。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在企业获得成功后,依然能够秉持着勤奋、不掺杂任何私心的想法。这是多么难得,让人由衷敬佩。
作者说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来做事,不亚于任何人就是比任何人都努力,这是多高的努力程度。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受到一些励志人物或者事件的鼓励而努力做事,但很多都是三分钟热度。稻盛所说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需要怎样的强烈的愿望和决心才能做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付出这种努力的程度,还不怕做不好任何事吗。
稻盛和夫说要热爱工作。看看我自己和周围一些人,虽然也很努力,但还是没做好什么事。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就工作来说,稻盛和夫做的工作是困难极大的,需要不断研究、学习和实验。而身边大多数人的工作内容,可能每天只是简单的重复,创造性的机会很少。所以,很多人都说上班如上坟。稻盛和夫说要热爱工作,很多人何止是不热爱,简直是痛恨工作,如同不工作也能维持生计,我猜会有很大一部分人马上就停止工作。
另外一个是有一些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跳槽。他们更注重个人收入和成长,却很少有人考虑到对工作的责任。同时,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公司也缺乏对员工的关怀,让人不信任,老板和员工各自为着自己的利益。
现在社会有一种观念:所谓稳定的工作,就是浪费时间。不可否认,在一些传统行业,确实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性,遏制年轻人的创造力,也造成了对人主观能动性的遏制。但通过这本书,我得到的想法却并非如此。作者开始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但他拼命工作,后来才喜欢,直至热爱这份工作的。作者的工作是有很大困难和挑战的,这也让作者有了更大的决心去战胜那些困难。现实生活中,可能有很多工作并不需要挑战,每天做的可能不过是重复,但即便是简单的工作,也可以因为对工作的追求完美而呈现不一样的结果。就连扫地这样最简单的小事都能有那么多中想法去把它做到更高、最好。更何况其他的工作?关键还是对工作的态度。
读完这本书,我在想,真的有稻盛和夫这样的不存在任何私心的企业家。这样的人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真的如同绝迹的恐龙。也可能是我眼界和认知的局限,没发现中国也有很多这样无私的人。
最后,用作者的话结束吧。
为社会、为世人作奉献是人最高贵的行为。
我们在人生的波涛中,是否磨炼了自己的灵魂,是否带着稍稍净化美化了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这本书本应该是能激励人的,可是我却做不到。读过之后,我心情沉重,焦虑、着急、彷徨…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也知道自己有多懒,努力这个词对于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词。我从来没拼过,我知道自己做不到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很惭愧。因此,我不追求完美。在未来的时间里,我准备和平庸的自己友好相处,接受自己是平庸之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