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始祖《黄帝内经》把砭石,九针,灸焫(RUO 四声),毒药,按跷和导引作为中医六大基本治疗方法。砭,针,灸,药都是通过影响气血的运行来治病。按跷和导引,当代人认识的不多,这里不讨论。
砭石,是以砭石为工具,通过在皮肤表面刺激经络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它通过疏通经络穴位的阻滞,达到调节气血的目的。砭石最安全,治疗效果取决于其解决经络穴位的阻滞程度。
九针,是用针刺入身体,刺激经络穴位,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九针进行双向调节,既可以泄实,也可以补虚。九针最直接,但操作难度大,如果调节方向不对,反而会伤人性命。
灸焫,是以艾草为材料,过在身体不同穴位上燃烧产生的热量,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灸焫是单向调节,是补法,适合补虚,不适合泄实。
毒药,是以各种药材配伍,通过煎煮,获取其有效成分,服用后,调节身体阴阳,达到治疗作用,阴阳的根本就是气血的盛衰。毒药通过改变身体整体和局部的环境,来调节气血,调和阴阳。药物配伍使用,操作难度大,通过改变环境,达到治疗目的,效果相对缓慢。
《古中医砭法》
《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砭法就是以砭石为工具,使用点,切,熨,磨等手法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种医疗保健方法的总称。
砭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兴盛于新石器时代,成名于扁鹊神医。是中医五大基本治疗方法之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公乘阳庆授淳于意以《石神》一书等记载。
痧症主要是以皮肤呈现痧疹为特征的热性病症,北方叫青筋,南方就瘴气,《伤寒论》里叫阴阳毒。
治疗痧症的方法:
痧在肌肤,刮之而愈;
痧在血肉,放之而愈;
痧在脏腑,刮放之外,用药以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