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睁开眼睛,但愿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四面的围墙,而是更广阔的世界。”
记得大学选修的一节教育心理课上,老师有个作业:到底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重要?
那让我打开脑洞写写对教育的一些想法吧。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中国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至少有两个地方在监督着他们的学习,一个是他们所在的家庭——每个人最熟悉和最重要的成长土壤,不管是基因遗传还是后天教养的影响,都没有其它地方可以与之比拟。当然,家庭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影响——有些能点石成金,有些却害人害己,其中“教育”就是这个互动过程中的结晶体,正如英文里“educate”(教育)这个词原意 (e-出,duc引导,-ate动词后缀;引导出来→指导、教导)是“lead to”“引导出来”“带出来”。
这么看来,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将一个人引导出来。从一张白纸焕发灿烂的人生也好,从懵懵懂懂直至找到人生意义也好,从作奸犯科到改邪归正也好,如果要类比的话,我认为教育就像是,把一只野兽(原始动物)导向理想的人的过程。
突然想起周星驰的《西游降魔传》中经常提到的,要将人导向“真”“善”“美”,这简单的三个字不仅是佛家箴言,也是电影里的儿歌主题,恰恰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比电影更残酷的是,现实中要引导一个人出来难度更大。最直接的原因来自于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很多本领和方法,克服无数障碍和诱惑,才有机会走出一个又一个人生“迷宫”。另一方面,阶层固化的力量就像重力势能,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强大,一个人经过了好几代人的教化熏陶,行为模式和视野格局都固化的很严重。
固化意味着起点不同,假设B点是教育的一个里程碑状态(如自由支配的时间金钱在全社会平均值以上),有的人从0开始起步(普通家庭),有的人从B+(>B)开始(富有家庭),有的人却从-B(负数)起步(贫穷家庭),要引导的难度就不可同日而语了。(这里说的差距不单单以金钱和精神等衡量)
家庭作为孩子最初和最重要的带路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还是小树盆栽。当家庭的土壤不够肥沃,要想成长就要往外寻找养分,学校就是最先想到和参与的地方。学校作为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为家庭教育的补充,至少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
究竟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为了让孩子考高分?为了让孩子学到对以后有用的东西?为了掌握适应环境的知识技能?为了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
如果我们把学校当做产出有竞争性的工人的加工厂,那应试教育这么多年,大多数学校都已朝着这个方向去走。无可否认的是,过去学校确实帮助了许多人搭上梦寐以求的大学或工作,虽然对所有人以同样的标准、过多的考试、狭隘的学科(语数英物理化等)会限制了一大部分人(例如某些读书考试能力比较弱的人)的发展。
对于应试教育的统一目标,接踵而来的诸如“不要让孩子落后”的紧迫感油然而生,一部分创造力的老师和创造性的课堂也被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知识灌输取代。但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仍是当代多数人最好的选择。
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把过多时间集中在应试必然会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特别是那些富有的家庭(所谓的“精英阶层”),他们有更多选择学校和决定自己未来发展的资源和能力,因此他们更看重学校在分数以外,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正是这么一群人的利益倾向,推动着学校,从应试教育向更加抽象的“素质教育”。
相比以前,现在“素质教育”随着越来越多中产阶级的崛起应运而生,是的,提了不知道不知多少年的口号终于有了物质基础。
那什么是“素质教育”?
如果把中考高考等应试教育比作通往彼岸的独木桥,素质教育更像是游泳、乘船、开飞机、漂流、地下水道等多种多样的行进方式。是的,有些A+起点的人根本不担心甚至不需要去跟别人去挤独木桥。
在教育心理学里,教育(狭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从这里就可以引申出的“素质教育”的定义,不过是为了实现阶层固化和阶层世袭的隐蔽工具,如此而已。
从另一个角度也能看到“素质教育”的利益倾向,那就是补习辅导班的兴起。
为什么以前没有现在那么多补习班?
过去学校清一色都是应试教育,老师的业绩直接跟学生分数挂钩,在学校补习已是常态,这也是由当时的物质基础决定的,毕竟当时大多数人都是无产阶级。现在不一样,中产阶级或精英阶层已经由上而下的将学校的方向往“素质教育”发展,毕竟这也是发达国家的教育取向。于是,“素质教育”开始流行,学校也尝试以多维度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增加音乐、艺术、社团、体育、国际交流等机会,而不仅仅以学科考试为评判标准,毕竟刚刚说到的中产阶级和精英阶层的孩子确实有能力和资源去支持孩子未来多维度的发展。
相比五年十年前,现在补习班的数量不知翻了多少。为什么会这样?随着“素质教育”的流行,学校对应试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学校老师教授应试技巧的时间减少,导致大部分本来学习能力就不佳的学生应试能力更差,更差的结果很可能会考不上好的学校,考不上好的学校必然会威胁到他们未来的发展。对于那些能力和资源较少的普通家庭,更需要依赖好的学校作背书,结果应试教育甚至成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唯一出路。面对这一处境,该怎么办?唯有往外补课,找好的老师,尽快提高成绩,增加考上好学校的筹码。这样由下而上的推动下,课外补习就成了刚需,众多的“提分”培训老师以挽救学生未来为职业使命,公立学校老师业余时间接补习班收入比正职还要高,都不足为奇。
太阳底下无新事,目前中国的教育状况正是以前日本、韩国等国家走过的。现在这些发达国家普及(公立学校)的“素质教育”不以应试为中心,更多是往“全面发展”路线,没有特定的培养路线,逐渐变成大众学校。由于学校不负责孩子的未来就业等人生发展要事,根据二八法则,好的学校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仍然是唯一的出来。于是补习班在日本、韩国仍然非常盛行,毕竟好的学校就那些,物以稀为贵,想进去没有钱没有资源,只能拼高分了,这是他们的刚需。另一方面,精英阶层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拼高分就可以进入名校,私立学校就是为这一阶级而存在的。
说到这里,我的答案很清晰。为什么国家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跟国家从第三国家-不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物质转变,跟人从猴子-农民-工人-白领到艺术家的需求转变,道理是一样的。过去农业社会根本不需要有学识的人,工业社会需要的是同一模板刻出来的技工,现代(后工业)社会需要专业性强的白领,未来社会有了人工智能就能摆脱体力劳动的束缚,因此也就更需要有创造性的多维度的复合型艺术型人才。
一个人需要接受什么教育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所在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社会条件)决定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社会阶级需求去接受相应的教育。当一个人没有其他资源,只能拼高分才能进入名校,以谋得往上发展的筹码的话,那就得好好努力,拼命上补习班也好,拼命找背书也好。
这么说来,很多公立学校宣称的素质教育,其实是伪装的大众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大众群体。
因此,教育的目标,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都没有好坏,只是时代的产物,对应着不同群体的需求。作为个人,我们不应该往外求,更应往内看,看清自己的起点(家庭学校能力资源等),然后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径,优先实现当前的刚需(是物质还是精神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全面发展”。
(以上仅作为个人当前想法,未来可能会改变,待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