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3 周日
昨天读经班回来的路上,颖颖给我和弟弟讲宇宙的知识,突然间发现自己和她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了。后面她又在思索,到底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创造了人类,还是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到底是怎样有人类的呢?爸爸告诉他,这些在经典里或许会有答案。但是她对这个答案显然不满意,经常会提出疑惑。而对于这样的问题,把它引到书里,让她自己去寻找答案,是目前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今天在从姨姨家回来的路上,她认真的说:妈妈,我已经想好了我这一生要做的事,我要画画,我会一直画下去。
确实,她每天都在画,但是这么郑重的宣布这件事确是第一次。我相信她是认真的,也是认真思考过的,因为她真的喜欢。就像上次在故事会上,她之所以选择《口袋神探》就是想借这个故事告诉家长:不要小瞧小孩子,小孩儿也能做出让大人吃惊甚至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所以,这次说出这样的话,我相信她是认真的。
漫画家蔡志忠曾经说: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天才,只是妈妈不知道,每一个人都可以厉害一百倍,只是自己不相信。而他自己就是三岁时脑袋里就储存了上千个经典故事,三岁开始思考人生,4岁半就确定了一辈子要做的事,15岁就成了职业漫画家。
而他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外,和他宽松的家庭教育和母亲对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他在《天才与巨匠》这本书里讲到过一个画面,他的母亲特别喜欢看戏,但是家里日子并不宽裕,而且妈妈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看,更重要的是爸爸不理解妈妈这个爱好,还特别反对,但是对于妈妈来说,那是她至高的精神追求,而当时的乡下是不能经常看到的,所以一旦有条件时妈妈总会不顾一切,甚至要受爸爸的责骂,也要创造条件去满足自己,因为对妈妈来说那不是简单的一场戏,那是一种精神追求。正因为受妈妈的影响,在他创作的路上,无论是自学物理学,还是画诸子百家,每一次的转折都是打破惯例,排除万难,最终实现目标。
每一个小朋友都是天才,但是天才也需要助力的,在陪伴他们成长的路上,妈妈们又可以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呢?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