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
是人行动的最终目的,任何其他目的而牺牲幸福都是非理性的 - 价值就是对幸福这一最终目的的边际贡献
-
完备性公理
:任何两个可选择的方案之间都是可以比较的 -
一致性公理
:如果一个人认为A比B好,B比C好,那么A比C好 -
边际效用
: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对应的效用增加值 -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鲁滨孙经济学
:根据《鲁滨孙漂流记》来讨论一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情况-
最优决策规则
:最优抉择在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成本时达到
image.png - 他每天可以摘10个椰子,吃8个,剩两个,即:收入 = 10,消费 = 8, 储蓄 = 2,
储蓄 = 收入 - 消费
- 他10天可以积累20个椰子,这样他就可以两天不用工作,然后他花一天时间做了一个杆子,用于快速的摘取椰子。这个杆子就是作为
生产要素
的资本品
。资本品
是有人创造的,不能由大自然直接赋予的
-
第二章笔记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 资本与生产原理 第一节 生产─储蓄─资本的概念 一、生产、储蓄与资本的形成 既然自然赋予的元素受人所处环境...
- “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美]理查德·泰勒著 摘要: [if !supportLists]1. [en...
- 本章摘要:“劳动价值论”由于其理性的光芒曾主导着传统经济的发展,又因其历史局限性和片面性最终将经济学引入了“物本”...
-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 需求的定义: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 二、 需求的要素:购买的欲望、能力 注...
- 本章重点定义了偏好的概念,偏好是对某种商品的喜爱或厌恶,也是个人对满足目的的手段的评价。给定人的最终目的是幸福,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