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雍正喜欢什么紫砂壶吗?

清代康雍乾时期,国力昌盛,宜兴紫砂的发展更是进入一个空前的繁荣时期。其中帝王的偏好,对于宜兴紫砂发展起到了尤为突出的影响。清三代时期,宜兴紫砂进贡内廷,备受帝王和宫廷人员的青睐,一时间成为风靡宫廷的艺术品。

不仅如此,宜兴紫砂器独特的造型艺术,也在影响着帝王的审美情趣。于是乎,许多紫砂器物的造型甚至成了官窑瓷器的祖本。雍正帝就曾命令景德镇御窑瓷器仿照宜兴器形烧制瓷器。据《雍正十一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文档》记载:“正月二十一日,司库长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奉旨,着照宜兴钵样式另寻宜兴钵一件,交与烧造瓷器处仿样,将钧窑、官窑、祭青、祭红钵各烧造些送来,其钧窑的要紧。钦此”。

雍正对紫砂的理解应该说是十分超前的,重视的是紫砂泥料的材质美,而不是追求过分的装饰美。所以雍正朝的紫砂壶作品多数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现,表现出难得的文雅脱俗的风格。

五彩堆泥绘礼佛壶

该壶色泽清丽,呈淡黄色,温润秀丽,包浆莹润,胎质尤为细腻。壶身造型挺括,溜肩挺腹,圈把直流,端庄秀丽。壶身通体堆绘五彩图案,笔法清丽,虽为方寸之间,然近景与远景搭配的相得益彰,凸显成竹之势。而在画面内容表现上,却颇有深意。壶身正面绘一山中小亭,小亭旁一株玉兰和一株红枫相映而生,两树之间绘一着青衣长褂,手摇折扇的文人形象。壶身反面所绘景致与正面一致。

流把之上所绘图案亦是相同,在极为细小的面上通转绘一小亭,亭畔一株翠竹摇曳生风,而红衣僧侣则在竹下打坐。

壶盖之上的画面与前面两幅有所类似,却又有明显的差别,更像是两者的融合之作。画面中,红衣僧侣移步至壶身那株的玉兰和小亭中,神态自若。此作画中人物,笔者根据清朝帝王与章嘉活佛之间的亲密关系来猜测,那位轻摇折扇的文人很有可能是雍正的化身,而红衣僧侣便是章嘉活佛。从这件《五彩堆泥绘礼佛壶》可以看出,雍正帝对于藏传佛教已经进入一个完全痴迷的境界,对于章佳活佛更是尊敬万分。

这件宫廷御制的《五彩堆泥绘礼佛壶》带有浓浓的雍正朝的艺术风格,道出了鲜为人知的清宫生活与历史花絮,其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弥足珍贵。此作品更是目前唯一仅见的雍正年间的有关藏传佛教的五彩堆泥绘紫砂壶,在国内外的诸多博物馆中,唯独香港茶具博物馆珍藏的一件此类作品,可惜流已缺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郑板桥说『壶用宜兴砂J,如果你喜欢喝茶,一定会渐渐爱上紫砂壶。就从选购自己的第一把紫砂壶起,徜徉于紫砂的世界,感受...
    石破天聊紫砂阅读 7,657评论 1 7
  • 她是个典型的云南女人,坚韧宽容勤劳善良(这个词有点土但实用),瘦削的肩膀扛得起大山的沉重,水一般的性情能让怨尤...
    芙蓉女侠阅读 1,833评论 0 0
  • 我有个朋友,特别知道盯孩子学习,两个孩子上个学快把她累死了,洗衣服、做饭、陪着写作业、请家教、整日忙忙叨叨。 她闺...
    子鱼ziyu阅读 9,315评论 0 3
  • 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一切将逝去……如苹果花丛的薄雾金黄的落叶堆满我心间——我已经再不是青春少年。 心儿啊,...
    明之殇阅读 3,795评论 0 0
  • 修身大要平和,嫉妒是条毒蛇,谦虚心中有佛,骄傲难成正果。
    开宗明义阅读 1,2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