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抗辽群体,以杨业、杨延昭为代表,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杨家将的传说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地处山西西部、吕梁山腹地的柳林县相传为杨家将的早期发际地。
从柳林县城东10公里福寿村火塘寨起,往西经泗水关、石仑山,而后是古堡寨东、泊船港湾杨家港,城区二郎庙、三郎堡,城西佘战坡、七星庙,城郊杨家坪,再往西的杨彩塔、八盘山,一处处峻岭雄关、古堡遗迹,流传着许多有关杨家将的传说。
火塘寨位于柳林县城东10公里左右之三川河北岸,其寨与卧虎湾隔河相望,相传系杨家第一代杨信练兵的堡寨。杨信亦名宏信,其出生地柳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晋国战马的主要产地,开阔富庶的山川和骑马射箭的传统,造就了一代杨门虎将。杨信生逢残唐五代乱世,为了保境安民,拥兵自重,在火塘寨自称“火山王”。后来,为了避免与太原刘氏政权(后汉、北汉)的冲突,遂以黄河为屏障,将其势力范围渐次发展到陕北榆林一带,自称麟州刺使。后归附后汉刘氏政权,其长子杨业亦于弱冠之年(20岁)即被送往太原当作人质。杨业归北汉刘崇后,因其骁勇善战深受宠信,官至建雄军节度使。宋太平兴国4年(公元979年)归宋后,“老于边事,洞晓敌情”,抗辽保国,屡建奇功。宋雍熙三年(公元986年)伐辽被俘,绝食三日以身殉国。宋太宗诏书曾提到杨家,“……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盛赞杨家本为山西的大户,是在陕北一带(陇上)称雄(创造军事资本)的。
《宋史•杨业传》中之“杨业,太原人也”。《宋史》为元代所修,其时今吕梁大部(包括石州全境)都归太原路所辖,石州人自然全属“太原”人。又杨业追随的北汉政权长期定都太原(今太原市),他本人亦长期生活于斯。而据史料记载,杨业作为家中长子,年青时即被其父当作人质送往后汉、北汉刘氏政权世居的太原(今太原市),可见其家族势力远不在太原(今太原市)。又流传于山西的诸多杨家将剧本,如《南北台》、《金沙滩》、《李陵碑》等,轮到杨家出场,莫不众口一词:“家住石州(今吕梁市离石区及其周边旧称,柳林属之)火塘寨,泗水关(今柳林县卧虎湾下四道河)前有家门”,则说明其可能为晋西石州人。至于后人提到的晋北籍人,是由于杨家第三代、第四代把守北口三关,在代县雁门一带活动,逐渐在晋北一带繁衍,祠堂建于代郡鹿蹄涧,第二代亡者葬于五台雁门一带之故,以致忽略了其始出晋西黄河东岸,发迹陕北黄河西岸的史实。
民间盛传火山王在火塘寨练“走线铜锤”的逸事,甚至一些俾官野史中也不乏记载。在柳林至今古寨依存、石壁尚在,据说仔细察看,石壁上锤眼依稀可见。又根据文物考古推断,柳林火塘寨也确为五代遗址,看来杨信火塘寨练兵有可能为历史事实。时逾千载,沧桑屡易,但火塘寨仍不失当年雄风。该寨居高临下,两山对峙,环绕中间一块开阔之地,其地肚大口小,两边尽是百丈削壁,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右首一山削壁顶上今存石窑数孔,顺石窑后沿山脊北行一二百步有一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的堡寨,四周石围砌墙,前列寨门,寨中地势平坦,足供操练人马。其后侧有石窑洞数孔,左右上下断壁残垣中,兵营舍灶依稀可辨。寨后一道平坦山梁,约10余里,至今沿称“走马梁”,乃杨家兵丁跑马射箭之地。
泗水关位于火塘寨稍西、今寨东村以东,受地形影响,三川河在此迂回曲折,形成极为险要的关口。古时交通不便,通过时需四度涉水,故名四道河,又名泗水关。旧时曾有寨兵把守,上世纪90年代初,尚有兵寨遗迹。
石仑山位于今柳林镇卧虎湾村顶,在三川河之南,隔河与火塘寨对峙。该山东起伍家沟,西界龙门会,北迄卧虎湾,南至芦家峁,周遭30余平方里。相传为宋代巾帼英雄佘赛花占山筑堡、操练兵马之地,因“石、佘”谐音,误而得名石仑山。该山地势险要,可与火塘寨控三川水而互为犄角,扼秦晋间重要通道。(山上近卧虎湾村一侧今存日军侵犯时所筑堡垒,1939年闫锡山骑1军、33军曾与日军在此激战)
从火塘寨下福寿村沿川西进,有杨家泊船港湾杨家港(今柳林镇杨家港村),港东筑有寨东堡(今柳林镇寨东村),港西有二郎坪。在今柳林城区的三郎堡、二郎庙等地名,也均与杨家将传说有关。再往西今柳林镇庙湾村与穆村镇杜家湾村交界石砭上,有相传为杨业与佘赛花一战定亲的佘战坡、成亲之故地的七星庙遗址。
传说五代时期,占据火塘寨的杨信与占据八盘山的佘彪订有儿女婚约,后因杨家势力西迁,两家来往渐少,于是佘家毁约,将女儿佘赛花再许红眼山(在今柳林县金家庄乡)孙氏。杨家父子获知后,遂从外乡赶回,双方产生冲突,孙氏被杨业所杀,佘赛花又追杀杨业,大战佘战坡,夜宿七星庙。一对青年男女,自幼订有婚约,历经风波周折后,两情相悦,彼此相爱,于庙内拜堂成亲。后受七星庙神灵感应,生得七郎八虎,共保赵宋江山。
佘战坡为一陡坡,旧时坡前石崖上有七个石窟(今仍有零星遗迹),内刻神像,因曾寄放棺木,被称为寄骨寺。窟前靠南三川河岸边有一古庙,即七星庙。上世纪柳林县城修北干渠及307国道改道,寄骨寺、七星庙及佘战坡均被毁。
从这再往西二三里便是杨家坪(今穆村镇杨家坪村),相传为杨家将的老家,以往举村皆姓杨。杨业追随北汉刘氏政权后,因受其恩萌笼络,被赐刘姓,改名刘继业。家住杨家坪的杨氏族人,也随之被赐姓刘。后继业归宋后,复本姓杨,族人可能一时未知并未再改,直至今天依旧姓刘。相传杨家坪刘氏家谱为黄色封皮,即为帝王赐姓之故。而杨家奉命守边,其嫡系后人也随军迁往晋北代县一带。直至明代,杨氏后裔杨钦、杨云出于故土情结,又回迁火塘寨附近沿土坡村,现柳林杨氏族人珍藏家谱可证。
杨家坪再往西10公里左右的八盘山、杨彩塔(今薛村镇八盘山村、杨彩塔村)一带,三川河回环往复,山环水绕,地形地貌奇特,自然风光旖旎。相传佘赛花家族曾在此修筑堡寨,取名三元县。现八盘山村山顶仍留有古城垣遗址,可能即为当时所筑。三元县城堡顺山势往南,传说中为莲花城,在其对面,隔河的长咀峁山上有一古堡旧址,相传为佘赛花未嫁时的居处。当地至今仍流传着“水绕莲花城,对面两盏灯”的说法。佘赛花当地也叫佘彩花,与八盘山村隔河相望的杨彩塔村名的来历也据说就与杨业、佘彩花有关。
遗址遗迹是历史的见证,再以传说、史籍相佐证,从杨氏家族迁徙的过程看,杨信、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前期极有可能曾生活居住于山西柳林沿川一带。当然这也需相关专家、学者的进一步考察论证,以便还历史一个真相。
(本文由前人资料收集整理而成,为了尊重原作者,部分为原文,在此一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