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们都不曾娇惯孩子,那该有多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在饭桌上,一个12岁的男孩,分发完筷子之后,给在座的小朋友,一人倒了一杯饮料。

我在赞叹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好奇地问他奶奶,是怎么带的孩子?

他奶奶压低声音说,训练的,在家里,他只要不搞学习,我就吩咐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生活的动手能力。

他妈妈下班回到家就不同了,见我使唤他儿子,很不高兴。

就说孩子上培训班辛苦一天了,还让他做事,累着怎么办?结果他就躲到房间里玩手机去了。

人人都说爷奶喜欢娇惯孙子,到你们这儿倒成了个例外了。同饭桌的人插话说。

孩子的奶奶说,你不知道,我们家里那老头子,是个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

同时在田里干活,回到家,我忙着洗衣、做饭,他翘着二郎腿看电视。

饭好后也不帮忙端一下,吃好后碗一推,嘴一抹,摸出一根烟,开始吞云吐雾起来。

衣服洗好后,我不晾,他能让衣服在洗衣机里放臭。

猪饿得哼哼叫,看我忙的团团转,他都不主动去喂一下。

此类生活小事,不胜枚举,我们不知道吵了多少回。

有了儿子后,从小我就训练他的动手能力,不想媳妇儿因为他生活上的懒惰,而起离婚的念头。

老奶奶的一席话说完,我如同醍醐灌顶。

是啊,为人父母,如果都能从自身婚姻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用以教导自己的子女,那世界该是多么的和谐啊。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很多父母把孩子,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仿佛只要孩子学习好,人生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的姐姐,为了儿子,从初中起她就放弃工作开始陪读。

她说把儿子培养成材了,早晚能把她的那份工资挣回来。

每天换洗衣服给他找好,牙膏给他挤好,把儿子照顾的几乎是无微不至。

大学时,儿子想要住学校宿舍,她以人多复杂为理由,还是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供她和儿子住。

她在学校附近找了一份钟点工的工作,每天照顾着儿子的饮食起居。

长年累月的分居,丈夫和她心生嫌隙,也过不到一处了。

大学4年很快就过去了,儿子前后找了几份工作,都不如意。

离开了妈妈的照顾,他仿佛样样事都做不成。

灰心丧气之下,他回到了老家,每天都沉迷于游戏。

叫他出去找工作,他说外面的那些人都喜欢和他作对。

母亲再说了,他就怒目相对,最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大学生,在母亲的又一次唠叨下,竟然对从小伺候他长大的的母亲,动起手来。

为了孩子,母亲失去了工作,失去了婚姻,儿子成了啃老的暴君。

绝望之下,她割腕自杀,幸亏抢救及时,才捡回一条性命。

如果她不是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包揽一切,孩子又怎么会变成今天这幅德性。

往后她的孩子即使有幸娶妻,面对如此巨婴,婚姻又焉能幸福。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父母只有对孩子适时的放手,他才能学会去思考,去选择,才会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从而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琴子大学刚毕业就谈了一门亲事。

父母不同意,嫌她年龄还小,还没帮到家里,就想着要嫁人了。

无奈琴子偏要同意,父母没办法,只好随她去男方家看了一趟。

就这一趟,这门亲事就定下来了。

别人好奇的问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改变主意了?

琴子的母亲说,他们家庭的氛围很好,母亲炒菜,父亲切菜,儿子倒茶招呼客人。

饭吃好后,捡的捡碗筷,搞得搞厨房卫生,搞得搞客厅卫生,配合默契,很有效率。

果然,女儿嫁过去之后,过得很幸福。

很少因为生活琐碎吵嘴。

琴子的母亲说,因为她受过婚姻之苦,最容易看见别人的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现在丧偶式婚姻,无不是从小父母娇惯的后果。

如果你家培养出来的男孩心地善良、豁达、有责任心,忠于家庭,同时还具备养家糊口等能力。

他家培养出的女孩善于打理家务,会教育孩子,能够处理婆家、娘家的关系,孝顺父母,具有善良的本质。

那么,丈母娘还用得着索要高昂的彩礼去试探女婿,以求给女儿婚姻一个保障吗?

同样,婆家付出了彩礼,还怕娶回一个德不配位的媳妇吗?

彩礼乱象的背后,是居高不下的离婚乱象,以乱止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如果从小,你把你的儿子教育好,他把他的闺女教育好,两好合一好,才会皆大欢喜,万事顺遂。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