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听你的”:能自己做主的孩子
上高中的时候,马特对追求独立的热情可以说是与日俱增的,随便给他一个规则,他都要打破它。倘若给他制定了宵禁,过点儿之后,他还是能故意在马路边上再坐上半个小时。
马特一点儿规矩都不守,但他实际上也不是故意犯浑。他只不过是不愿意听任别人呼来喝去的。他其实也蒙受着焦虑的困扰,尤其是控制感的缺失,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马特的父母高度重视自己跟儿子的关系,因而对于他每天的各种决定没怎么干预,甚至对于那些能影响他的未来的决定,他们也觉得该无为而治。时至今日,马特的那些决定看来的确产生了长远的影响。马特自己是这样说的:
我上高中四年级的时候已经18岁了,妈妈给我的学校签署了一封公证信,我就成了我自己的法定监护人,这意味着在那年剩下的时间里,我可以随意外出离校,而我的父母也无法访问我的任何私人信息,其中还包括成绩。我真的不知道,我妈为什么会同意。我估摸着,她希望向我传达这样一种信息:她相信我作为独立个体的能力,我已步入成年,所以我最好自己决定成年后的我要做些什么。无论如何,这对我来说是件很有分量的事,以至于我不敢越雷池一步。
事实却并非像我妈想的那样,我肆意地滥用了这个特权,简直爽得没法说了。在学生服务办公室工作的那位女老师,每天都要给我写一张离校单,我当时就直接走进她的办公室,插队跳过等着她办事的其他学生,拿了单子就走。我估摸着,我妈没准也知道,这会让我胡作非为又乐此不疲。这辈子头一回,我觉得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
马特的父母给予他如此程度的自由,这个决定做得其实很艰难,但他们觉得从长远来看,这才是马特真正需要的。马特在高中毕业之后、获得大学学位之前,辗转过好几所不同的高校,等到他二十五六岁时,他终于战胜了自己的焦虑,稳定下来。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马特现在在华盛顿特区成功地运作着一个智库,并利用他在童年时学到的东西,来养育他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