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王夫人何以动怒
对于金钏儿,前面的回目只是从侧面交代了,她的外貌,“一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着墨甚少。
再就是,二十三回中正面出场,宝玉正为可入住大观园而高兴之时,忽被贾政叫去,恰好贾政在王夫人处议事,宝玉只不情愿地挪去见父亲。至廊檐下,见母亲房中的丫头外在那儿站着。其中,金钏儿,一见宝玉,便将他一把拉住,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明知他心中不自主在,金钏儿还奚落他。这话就更不能让宝玉轻易忘怀了。自此,他心中暗暗萌生出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注意:不是宝玉好色,这更多是好奇心驱使下,对生活中新奇事物的一种试探和初尝。
在二十四回中,他见了鸳鸯,便说:“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这些都是为下文他与金钏儿的事情,埋下伏笔。
在三十回,宝玉在钗黛面前,两不太好,有些灰头土脸。待出来,行至母亲处,恰王夫人午休,金钏儿乜斜着,给主子捶腿,宝玉见王夫人睡着了,好奇劲儿便上来了,便“把自己荷包里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而口里一送”。金钏儿,也只管噙了去。
宝玉说,要向太太讨了金钏儿去,而金钏儿,有意挑逗,便说:“你忙什么,‘金簪掉到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话语难道也不明白!”
王夫人发现了,便狠狠给了金钏儿一个嘴巴子,骂道:“小作小娼妇!好好地爷们儿,都叫你们教坏了。”
更一怒之下,吩咐她的妹妹玉钏儿:“把你妈叫来,把你姐姐带出去。”此时,金钏儿下跪求饶,道“太太要打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
宝玉平日与丫头们调笑,王夫人自是知道的。此时为如此动怒?
还有一个细节便是,宝玉见事情不妙,便溜走了。很多人认为这是他懦弱的表现。其实,我更相信,这是一种人在惊愕下的手足无措。因为王夫人此等行事,跟平日大相径庭。何况宝玉与金钏儿是熟识的,自小玩到一处,否则,不会与他那样玩笑。
有学者说,是因为,金钏儿的这句话:“金簪掉到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被王夫人听出,是在诅咒宝姐姐和薛家,触怒了主子,因为“宝钗”便是“金簪”。
金钏儿为”金镯”,与”宝钗”相对,被解读为,她有取而代之之意,也在情理之中。更后文有交代:王夫人仁慈宽厚,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她平日,很是疼爱金钏儿,她自己说,视如己出。怎么轻易动怒?
可见,王夫人并不是为金钏儿撩拨宝玉生而气。而是另有原因。
02 宝钗何以愧疚
有人说,金钏儿是“替死鬼”,理由便是:她的后世,宝钗丝毫不忌讳,将自己的衣物给她作妆裹,宝钗是个处处思虑周全之人,后来的小红之事,她亦有意回避。这更显露出,她内心有愧疚,这便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但这个牵强,或者,这只是“宝钗”一厢情愿的认为,有更多成分的自我带入,更因名字的关系,才会认为金钏儿是替自己挡了劫难。
世界有时便是这样,一件小事,可见心性,可把一个人内心的隐晦映射出来。她这样想,那么薛家背后肯定有很多不可告人之事。薛蟠强抢英连,似为这些阴暗面,撕开了一个暴露的口子。她自是不安了,古人迷信因果报应,这知书达理的宝姑娘就更担忧了。
所以,宝姐姐,更愿意相信,金钏儿为自家挡了灾。也才会心怀愧疚。
曹雪芹说“真事隐”,今天我们,更难相信,表面的“因果报应”或“替人挡灾”之说。从现代的角度,更愿意相信,这是人事的一种不可控,更确切地说,是因找不到事发的深层根由,才会用这般说辞,来安抚人心。
那么,金钏儿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她是个天真活泼的姑娘,虽是丫头,可没受过多少难,吃过多少苦。从小便在王夫人身边伺候,定是与宝玉嬉闹惯了,便忘了尊卑。也因此,而失去言语的分寸。她的“金簪掉到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更多是一句“言者无意,听着有心”话语。
要说是隐射宝钗,这有个逻辑漏洞:如宝钗遭遇不测,她就有机会取而代之了吗?那袭人、黛玉等人呢?即便她知道,王夫人早早中意宝钗,而这也未可定。况且,宝钗怎么会因小丫头的一句话,便真真落井呢!
在现实情景中,谁会预料得到自己的和别人的结局呢。我更愿意相信,金钏儿只是恰好用了“金簪”掉落,来比世事得失,机遇难料定。意寓为,很多时候,得到和失去,不是一己之力可决定。极力求之,可能俩手空空,但也会有幸运的偶然。她说的“有你的只是有你的”,指世事不能强求。
可是,王夫人与宝钗,便是那“听者有意”之人,最后可以说,她二人,直接造成了金钏儿的死。
在三十二回中,宝钗听袭人说,宝玉被老爷叫了去,便说了一句:“别是想起什么来,生了气,叫他出去教训一场”,这透露了,宝钗内心的隐忧,她害怕事情的走向不如所料。王夫人为了她,才罚了金钏儿。而此事又因宝玉起,只怕老爷会认为,是宝玉不思上进,沉溺男女之情,才惹怒其母。她不好说直说,只能旁敲侧击,从袭人等人口中打探。
可不幸的是,在这个时候,一老婆子走来,说道:“这是那里说起,金钏儿姑娘好好的投井死了。”
袭人不觉流泪。宝钗向王夫人处道安慰。与其说,是安慰,不如说是了结。
宝钗装作不知此事原委,而王夫人也有意隐瞒,说:“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摔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她几下,撵了她出去。只说气她两天,还叫她上来。”想必是王夫人自知,是她对事情“过于上心”,也才发展到“人命攸关”的地步。而后宝钗知其大概后,亦默默赞同王夫人的做法。
无意害死了别人,不能启齿,亦不敢承认,因为她们自诩为好人,更难以直视自己的难堪。所以,双方都“轻轻带过”,想用最悄无声息的办法,平息此事。
宝钗安慰姨妈说,金钏儿痴顽,失足落井。打发家人些银两,尽主仆之情。可见心之淡漠,她生在那样的大家庭,想必早就见惯了这些“生死无故”,所以,也只是不露痕迹聊表一下内疚,便罢。
王夫人心中不安,更是叫僧人念经超度。宝玉此时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陨。他更在不知真实原因的情况下,被贾政叫去,贾环更是借机煽风点火,宝玉免不了一顿痛打。
宝玉在其中是无辜的,金钏儿之死,错在宝钗和王夫人。假若,她们真如自己所标榜得那样“明白事理”,又怎会将一句没来由的话当真呢。由此可见,王夫实则昏聩,只是被“吃斋念佛”的表面掩盖了。而宝钗,在游移中,最后也选择了站在自己这一边。她如此精明,定是事发当时,便知大概了,她假装后来才知,更是有意想撇清干系。
这不是没有根据,书中有一幕:宝玉向王夫人为黛玉求药,药方是薛蟠先前提及过的,而王夫人认为次方贵得难以置信,此时宝玉一急,像薛宝钗求证,她便推脱——不知情。
这是宝姐姐滴水不漏的处世之道。金钏儿一事情,即使她开始为“诅咒”一事而懊恼,其后为“替死”一说而隐隐愧疚,但也绝不会让自己与陷入其中。所以,便借着王夫人的行事,聪明地遮掩过去了。
这事,显然地,只剩下宝玉一人的“不是”了。他也只能稀里糊涂,顶了这个罚。更因为贾政的一顿责罚,很多人,便顺理成章地认为,是他的错。表面合情合理,实则经不住推敲。
03 金钏儿何以投井
这其中,也有她自身的原因。她不知避讳,才说出让宝玉吃自己唇上胭脂的奚落之辞。习惯并不代表正确,而她自己更以为平日打趣惯了,便觉得无妨。
况且,她内心对宝玉何尝没有动心思。只是她没有小红那么幸运,早便明白靠近宝玉无望,便与贾芸私定终身。小红无奈的“退一步”恰好是一种幸运。
而金钏儿,在懵懵懂懂中,生出了“非分之想”而不自知。或者,她曾经羡慕过宝钗,可不至于非要刻意诅咒,要她去死。只是,事情最后的演变,在预料之外。她当时,只说了一句算是“口不择言”的话,这无意却成了她自己结局的“预言”。只是很多人,这荒诞预言的背后有一个真相:是她言语之失,害了自己。是她自己话语的“圈套”。不是“金簪”这个指代的解读,而是从她与宝玉玩笑开始,便不能,行事言辞得当谨慎。这是症结所在。
悲剧的是,在她自己还学会“收敛”之时,便遭到驱赶。
按理说,这不是了不得的大事。可是在古代,一个被撵出府的丫头,肯定声名狼藉,定会被人们贴上女德有失的标检,而处处遭遇冷眼。她求情的时候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
一种猜想是:金钏儿,在王夫人跟前伺候,主子一向待她不薄。她更是不解,好好的,如晴天霹雳一般,原有的生活支离破碎了。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出去后的未知,她无法平静,便投了井。
王夫人,把她赶出去,就是断了她的生路,而她自己更是连另外一丝希望都不曾寻找,无奈,恰恰歪打正着,应了这句“金簪掉到井里头”。
另一种猜想是:她家人看此事不妙,犯了大忌讳,便私下把实情与厉害告诉了她。她自知百口莫辩,祸已从口出,贾府定是回不去了,况且牵涉的还是薛家。越想越后怕,便自杀了。
不管是知情还是不知情,可以说她以死逃避,也可以说她以死证清白。而这一切,后文没有留下可推敲的根据。只是,因一句话的误解,便身死无怜,这是古时,世事残酷的一面。
或许,作者有心,给后人留了一个思考的余地,“祸患常积与忽微”,死不会是“失误”的终结。
王夫人与宝姐姐的愧疚,唤不回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为自己都找了托词(失足掉井),更何况这只是一个丫头。再多的“阴差阳错”,也归于一场简单的“超度”。他们将事情导向“失足”的共识中,而让它体面地过去。
现实中,很多事一旦开始了,便由不得自己全程掌控。也许王薛事后知道,自己有失,也曾有过不好预感,却无奈金钏儿,以死了却。
宝玉不知其中原委,一味伤心,还被父亲重罚。
事后,除了金钏儿的父母,谁会心疼呢,又谁会从"因果报应"的背后,深究细问,事情演变的始末,而警惕一二呢!
我们当下,不管言语多鲁莽,都可获得原谅。这是一种幸福。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由此,而拒绝反思和改进。一句话引发一场战争或祸事,看似费解,却有其被掩蔽的深层盘根错节的原因。事情发生的时候,往往已经来不及。
可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练习,从一言一行开始,从内心的原则和界限开始。话语是人格的一种体现,多藏而不露的说辞,都如信口一般,本质都是反映和揭示。
不要如金钏儿,被自己“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