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腊梅又开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题记:

缟衣仙子变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

不肯皎然争腊雪,只将孤艳付幽香。

每逢节假日,清晨起来,我都会出门回娘家给父母送些日常吃食。

特别喜欢坐公交车,一站式服务。摇摇晃晃地途径许多熟悉的街道,美景尽收眼底。路上听听陌生人的家长里短,感受人间烟火气的温暖。

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般操着一口恰其好听的上海方言,音调高低,起伏波动。像是钢琴的琴键一般,掷地有声。

每每回娘家,必经过外公外婆的家。虽小区已破败不堪,外墙颓废凌乱,俗称“市区老破小”。但仍可见居民们热爱生活的点滴表现:养狗者络绎不绝,亦有利用公共绿地悄悄种上时令蔬菜的。各色花卉,应接不暇,姹紫嫣红开遍。

近日来,腊梅已偷偷吐露芬芳,香气氤氲,沁人心脾。走近一闻,真是暗香浮动,叫人心旷神怡。

在这个区域生活了近32年,方才离乡背井。我对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一直抱有着浓厚的好感和亲切感。内心的安全感100%源自于这里所有的美好回忆。

每到一处旧建筑,都会引发我的遐思。那些曾经幼年和伙伴们共同玩耍的画面,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有一邻居,与我年纪相仿,可谓是世俗价值观里的“人生赢家”。当年高考金榜题名,后定居海外,收入颇丰。但她却憎恨着这个出生地,并发誓永不回来看看、并认为出生于此,于她而言是一种耻辱。

仿佛这个来处,带给了她无尽的羞愧和惴惴不安。

与我的感受则大相径庭。我是恨不得每天都要四处播报自己是来自这里的,并以此为荣。

有些人靠童年治愈一生,有些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我属于前者,她显然是后者。

自我懂事起,我就是“孩子王”,没多大本事,就是号召力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邻里的孩子们都喜欢围着我转。我属于“一呼百应”型。

而这位优秀的邻居,从小因原生家庭失和,性情孤僻,为人处事凶悍无比,实属母夜叉一枚。动不动就揍人、或是打人耳光。

我每遇她都避而远之。

她几乎没有任何玩伴,只能日夜读书,终成学霸。

我则玩世不恭惯了,从未认真学习,只把交朋友当成人生头等大事。父母亦听之任之。(在此特地感谢父母对我的宽容)

如今我们都已近不惑之年,我亦潇洒自如、日日混迹江湖,自由自在,心无挂碍。

于我而言,如果不能按照自己所想的方式去活,人生便毫无意义。

《论语·述而》有云:“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鲁迅先生曾言:“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思想亦如是,特立独行者可贵。

附言:近年尾,提前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合家团圆。记得常回家看看,父母其实最需要子女精神上的抚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